“宇宙初開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宇宙初開闢”全詩
中流天柱石,大地海門關。
浪惡蛟龍怒,云深虎豹閑。
潮期與日月,千古一循環。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登招寶山》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登招寶山》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宇宙初開辟,何神立此山。
中流有一根天柱石,大地有一道海門關。
波濤洶涌,惡龍和蛟螭怒吼;云霧深沉,虎豹閑逸游蕩。
潮汐與日月交替,千古一次循環。
詩意:
《登招寶山》以壯麗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宇宙間大氣磅礴的景象。詩人以山為象征,表達了對宇宙、自然和人生起源的思考和贊美。詩中的山被描繪為宇宙的支柱,連接著天地之間的關隘。同時,詩人以浩渺的海洋、咆哮的龍和蛟螭、潛行的虎豹以及循環的潮汐和日月,展示了自然界的巨大力量和恢弘的律動。
賞析:
《登招寶山》以其豪放的筆觸和雄壯的意象,展現了詩人對宇宙的敬畏和對自然的贊美。詩中的山象征著宇宙的中心和秩序的源頭,是連接天地的紐帶。天柱石和海門關則象征著宇宙的穩定和循環,它們的存在使得宇宙萬物得以和諧運轉。詩人運用波濤洶涌、惡龍和蛟螭的形象以及云霧深沉、虎豹閑逸的描繪,凸顯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生機。潮汐和日月的循環更是象征著宇宙和時間的無盡循環,表達了生命和歷史的永恒性。整首詩氣勢磅礴,意境廣闊,讓人感受到宇宙的龐大和自然的神秘,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宇宙和生命的思考。
“宇宙初開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ēng zhāo bǎo shān
登招寶山
yǔ zhòu chū kāi pì, hé shén lì cǐ shān.
宇宙初開闢,何神立此山。
zhōng liú tiān zhù shí, dà dì hǎi mén guān.
中流天柱石,大地海門關。
làng è jiāo lóng nù, yún shēn hǔ bào xián.
浪惡蛟龍怒,云深虎豹閑。
cháo qī yǔ rì yuè, qiān gǔ yī xún huán.
潮期與日月,千古一循環。
“宇宙初開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