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鳥鳴春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谷鳥鳴春樹”全詩
谷鳥鳴春樹,江鷗起暮沙。
故鄉山漸近,曲岸柳初芽。
客路歸心切,孤帆帶落霞。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梁湖道上》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梁湖道上》是宋代陳允平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梁湖道上的景象,以及他對故鄉的思念和歸鄉的渴望。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東風酒旆斜,
浦口第三家。
谷鳥鳴春樹,
江鷗起暮沙。
故鄉山漸近,
曲岸柳初芽。
客路歸心切,
孤帆帶落霞。
譯文:
東風吹拂下,酒旗斜掛。
梁湖畔的第三家。
山谷中鳥兒在春天的樹上鳴叫,
江邊的鷗鳥在夕陽下起舞。
故鄉的山漸漸靠近,
蜿蜒的岸邊柳樹初露嫩芽。
遠行的心渴望歸去,
孤帆隨著夕陽下的霞光飄蕩。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梁湖道上的景色描繪,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歸鄉的向往之情。
詩的開篇,東風吹拂,酒旗斜掛,給人一種春風拂面的感覺,也暗示了詩人心中的喜悅。浦口第三家則是梁湖道上的一個地標,使得整個環境更加具體可感。
接下來,詩人描述了谷鳥在春樹上鳴叫,江鷗在夕陽下起舞的景象。這些自然景觀的描繪,增添了一種寧靜和生機的氛圍,同時也突顯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敏感和熱愛。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渴望。他感到故鄉的山漸漸靠近,曲岸上的柳樹初露嫩芽,這些景象使他更加懷念家鄉的美麗風光。而遠行的心更加渴望歸去,孤帆隨著夕陽下的霞光飄蕩,進一步表達了詩人對歸鄉的渴望和對家鄉溫暖的思念之情。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景象和抒發情感的詞語,把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渴望表達得淋漓盡致。讀者在閱讀中能夠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共鳴,也被自然景色所感染,進而引發對家鄉和歸鄉的思考和回憶。
“谷鳥鳴春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áng hú dào shàng
梁湖道上
dōng fēng jiǔ pèi xié, pǔ kǒu dì sān jiā.
東風酒旆斜,浦口第三家。
gǔ niǎo míng chūn shù, jiāng ōu qǐ mù shā.
谷鳥鳴春樹,江鷗起暮沙。
gù xiāng shān jiàn jìn, qū àn liǔ chū yá.
故鄉山漸近,曲岸柳初芽。
kè lù guī xīn qiè, gū fān dài luò xiá.
客路歸心切,孤帆帶落霞。
“谷鳥鳴春樹”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仄韻) 去聲七遇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