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角溪城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闕角溪城下”全詩
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壇寒。
漢量銅花綠,隋鐘火籀凡。
天風步虛靜,微月聽鳴鑾。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宛陵道院》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宛陵道院》是宋代詩人陳允平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宛陵道院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傳達出一種幽靜、神秘的詩意。
譯文:
闕角溪城下,
千年黑蟒蟠。
云深仙宅窅,
竹密醮壇寒。
漢量銅花綠,
隋鐘火籀凡。
天風步虛靜,
微月聽鳴鑾。
詩意:
這首詩以宛陵道院為背景,以自然景物和建筑物的描寫展現出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氛圍。首先,詩人描述了闕角溪城,將其形容為千年歷史的黑蟒蟠臥,這里蘊含著歲月的沉淀和歷史的底蘊。接著,詩人描繪了云深處的仙宅,讓人感受到一種幽靜、神秘的氛圍。而竹密的醮壇則給人一種寒冷的感覺,仿佛置身于古老的儀式場景中。詩中還提到了漢代的銅花綠和隋代的鐘火籀,通過歷史的交錯,進一步強調了這個地方的古老和莊嚴。最后,詩人以天風輕拂和微月的聆聽,表達出宛陵道院的寧靜和神圣,使讀者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賞析:
《宛陵道院》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展示了一個充滿歷史和神秘感的場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如隱喻、擬人和對比等,增強了描寫的藝術效果。通過描繪古老的建筑、自然景物以及歷史文化的符號,詩人創造了一種超越現實的氛圍,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宛陵道院的景象之中。整首詩以其華美而精湛的描寫,喚起讀者內心深處的遐想和共鳴,讓人沉浸在這種幽靜神秘的詩意之中,體味到一種超越塵世的美感。
“闕角溪城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líng dào yuàn
宛陵道院
quē jiǎo xī chéng xià, qiān nián hēi mǎng pán.
闕角溪城下,千年黑蟒蟠。
yún shēn xiān zhái yǎo, zhú mì jiào tán hán.
云深仙宅窅,竹密醮壇寒。
hàn liàng tóng huā lǜ, suí zhōng huǒ zhòu fán.
漢量銅花綠,隋鐘火籀凡。
tiān fēng bù xū jìng, wēi yuè tīng míng luán.
天風步虛靜,微月聽鳴鑾。
“闕角溪城下”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