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濕征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露濕征衣”全詩
何堪萬里役,動是一年期。
高誼貧中見,深情別后知。
相思相望處,云樹碧參差。
分類:
作者簡介(陳允平)
陳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號西麓,宋末元初四明鄞縣(今浙江寧波市鄞縣)人。生卒年俱不確定,前人認為“把陳允平的生年定在寧宗嘉定八年到十三年之間(1215-1220)比較合理”,“卒年疑在元貞前后,與周密卒年相去不遠”,暫依之。少從楊簡學,德祐時授沿海制置司參議官。有詩集《西麓詩稿》,存詩86首,《全宋詩》另從《永樂大典》輯3首,從《詩淵》輯50首,共計139首。有詞集《日湖漁唱》和《西麓繼周集》,各存詞86首和123首,還有5首有調名而無詞,《全宋詞》無另輯者,共計209首。
《客中懷友》陳允平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客中懷友》是宋代陳允平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霜露濕透了行軍的衣衫,
我已不再年輕壯健。
何堪長途跋涉的辛勞,
只為了短短一年的役期。
真摯的友誼在貧困中顯現,
深情的別離只有離別后才能體會。
我們相思于遠方,
云和樹若隱若現,色彩參差交錯。
詩意:
《客中懷友》表達了作者身處客中思念友人的情感。詩中描繪了行軍途中的困苦和勞累,但作者并不為此而抱怨,反而強調了友誼的珍貴和離別的痛苦。詩人通過云和樹的意象,表達了思念之情彌散在遠方,情緒起伏不定的心境。
賞析:
《客中懷友》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友誼和離別的深切思念之情。詩中的描寫細膩而貼切,通過"霜露濕透了行軍的衣衫"以及"何堪長途跋涉的辛勞"等形象描寫,展現了行軍的艱辛和辛苦。盡管如此,作者并未將焦點放在自己的痛苦上,而是強調了友誼的珍貴和離別的傷感。
詩中提到的"高誼貧中見"表達了友情在貧困困境中顯現的真摯與可貴,而"深情別后知"則突出了離別后對友情更深的認識。最后,作者通過"相思相望處,云樹碧參差"巧妙地運用景物描寫,創造出一種凄涼而蒼涼的氛圍,以表達思念之情在遠方中的擴散和心境的變化。
整首詩節奏流暢,意境清新,通過簡練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友情和離別的復雜情感。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以及對行軍生活的真實描繪,使人產生共鳴和思考。
“霜露濕征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è zhōng huái yǒu
客中懷友
shuāng lù shī zhēng yī, xíng fēi shào zhuàng shí.
霜露濕征衣,行非少壯時。
hé kān wàn lǐ yì, dòng shì yī nián qī.
何堪萬里役,動是一年期。
gāo yì pín zhōng jiàn, shēn qíng bié hòu zhī.
高誼貧中見,深情別后知。
xiāng sī xiāng wàng chù, yún shù bì cēn cī.
相思相望處,云樹碧參差。
“霜露濕征衣”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仄韻) 去聲五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