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俗常關白板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避俗常關白板扉”全詩
臨流且賦觀魚樂,憂國何消捋虎危。
自許丹心長戀闕,獨憐萬戶未逢時。
割雞為黍尋常事,客至休言子為誰。
分類:
《和劉后村雜興》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劉后村雜興》是宋代詩人胡仲弓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自然景物和社會現實為背景,以富有感情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懷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避開世俗的紛擾,常常關閉白板扉,
北山的泉水和石頭,仍然可以用來玩耍。
面對溪流,我寫下觀賞魚兒的樂趣,
憂慮國家的危險怎么能輕易消除?
我自己承諾了忠誠的心,卻長久地與朝廷失之交臂,
我獨自憐憫著無數家庭,他們還未迎來幸福的時刻。
割下一只雞準備煮飯,這是司空見慣的事情,
客人來到,我卻無話可說,這孩子是為了誰而來?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日常瑣事,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慮。首先,作者逃離喧囂紛擾,關閉白板扉,遠離世俗的紛擾,尋求內心的寧靜。北山的泉水和石頭仍然可以成為他玩耍的對象,這種對自然的親近體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簡單快樂的追求。
然而,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國家局勢的憂慮。他在觀賞魚兒的樂趣中,暗示了自己面對國家危機時的無奈和無力。憂國思慮如怒虎般在心頭捋動,作者深感國家的危險并非一時可消除。
接著,詩中揭示了作者與朝廷的疏離。作者自稱自己許下了忠誠的諾言,但卻與朝廷漸行漸遠,丹心所屬的正道與朝廷的政治現實背道而馳。他憐憫著萬民百姓,卻無力改變他們的命運,他們的幸福還未到來。
最后兩句詩以平凡的生活場景展現了作者的孤獨和無言。割雞為黍是常見的日常瑣事,客人來到,作者卻無話可說,這里有一種無力改變現實的無奈。詩人以平淡的文字描繪了一個尋常人的生活中的困境,給人一種深深的思考和反思。
總之,《和劉后村雜興》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瑣事為背景,通過表達作者的情感和思考,揭示了他對社會現實和國家命運的憂慮,以及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疏離感。這首詩在表達內心情感的同時,也引發了人們對社會和個人處境的思考和共鳴。
“避俗常關白板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liú hòu cūn zá xìng
和劉后村雜興
bì sú cháng guān bái bǎn fēi, běi shān quán shí shàng kān xī.
避俗常關白板扉,北山泉石尚堪嬉。
lín liú qiě fù guān yú lè, yōu guó hé xiāo lǚ hǔ wēi.
臨流且賦觀魚樂,憂國何消捋虎危。
zì xǔ dān xīn zhǎng liàn quē, dú lián wàn hù wèi féng shí.
自許丹心長戀闕,獨憐萬戶未逢時。
gē jī wèi shǔ xún cháng shì, kè zhì xiū yán zi wèi shuí.
割雞為黍尋常事,客至休言子為誰。
“避俗常關白板扉”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