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僧過野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尋僧過野寺”全詩
幡影風生樹,鐘聲月在樓。
梅花薰紙帳,貝葉看銀鉤。
為問西來意,因成一夜留。
分類:
《夜過蕭寺》胡仲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夜過蕭寺》是宋代文人胡仲弓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尋找僧侶穿過荒野的寺廟,我清晰地聽到他們的對話,手捧著茶杯。風吹動幡旗的影子在樹上搖曳,月光灑在樓閣上,鐘聲回蕩在夜空中。梅花散發出芬芳,彌漫在紙帳內,貝葉上閃爍著銀色的鉤子。我想問問來自西方的僧人的意圖,結果卻因此而留宿了一整夜。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夜晚尋訪僧侶的場景。詩人來到野外的寺廟,與僧人進行了一次清晰而深刻的交談。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隱喻的方式,表達了夜晚的寧靜和神秘感。詩人注意到風吹動幡旗的影子,月光灑在樓閣上,鐘聲回蕩在夜空中,這些元素給詩中增添了一種超然的氛圍。梅花的香氣在紙帳內彌漫開來,貝葉上的銀鉤閃爍著光芒,給整個場景增添了一絲雅致和美感。最后,詩人希望能與來自西方的僧人交流,但由于種種原因,最終選擇在這里留宿一夜。
賞析:
《夜過蕭寺》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夜晚寺廟的景象,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以及對細節的把握,使整個詩詞充滿了濃厚的意境和情感。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將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相結合,形成了一種和諧的畫面。風吹動幡旗的影子、月光灑在樓閣上,以及梅花的香氣,都給人一種寧靜而神秘的感覺。整首詩以一種寫實的方式展示了夜晚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于人與自然的深刻思考和對心靈寄托的渴望。
詩詞中描繪的僧寺、茶甌、幡影、鐘聲等形象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常見的元素,與自然景物相結合,凸顯了宋代文人對于禪宗與自然的追求與崇尚。整首詩詞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遐想的空間,體現了胡仲弓在宋代文人中的獨特才情和對藝術的追求。
“尋僧過野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è guò xiāo sì
夜過蕭寺
xún sēng guò yě sì, qīng huà pěng chá ōu.
尋僧過野寺,清話捧茶甌。
fān yǐng fēng shēng shù, zhōng shēng yuè zài lóu.
幡影風生樹,鐘聲月在樓。
méi huā xūn zhǐ zhàng, bèi yè kàn yín gōu.
梅花薰紙帳,貝葉看銀鉤。
wèi wèn xī lái yì, yīn chéng yī yè liú.
為問西來意,因成一夜留。
“尋僧過野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