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金塘十五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走金塘十五年”全詩
扶藜策蹇趨廬下,洗盞將雛拜影前。
蠹化不妨松飲露,鳳棲猶擬柏參天。
微吟緩步滄江晚,一抹青山落照邊。
分類:
《拜屺瞻墓有感》馬廷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拜屺瞻墓有感》是宋代馬廷鸞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在金塘度過了十五個年頭,
新年到來,六十歲的心情凄然。
我拄著拐杖,跋涉著趕往廬下,
沏茶洗杯,將年幼的孫兒拜在祖先墓前。
雖然有蟲蛀,但不妨礙松樹喝露水,
就像鳳凰選擇棲息在參天的柏樹上一樣。
微風吹拂著我吟詠,緩步行走在滄江的傍晚,
只見一抹青山與夕陽交相輝映。
詩意:
《拜屺瞻墓有感》是馬廷鸞在新年時對自己的人生感慨的表達。詩中描繪了作者因年老而感到凄然的心情,他依靠著拐杖,蹣跚地前往祖先的墓地,為自己的孫兒洗盞沏茶并拜在墓前,表達了對家族和傳統的敬重和傳承。詩人通過松樹喝露水和鳳凰棲息在柏樹上的形象,表達了雖然歲月已經使自己衰老,但內心仍然充滿活力和希望的情感。最后,詩人以滄江的傍晚、青山與夕陽的景象為背景,描繪了自然環境中的寧靜與美好,表達了對生命和自然的贊美。
賞析:
《拜屺瞻墓有感》通過簡潔而凝練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入思考和感悟。詩中用金塘、廬下、滄江等地名以及松樹、柏樹、鳳凰等自然意象的描寫,將個人的情感與自然景物相融合,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感染力。詩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情感體驗,表達了對家族、傳統和自然的敬重與贊美,同時也表達了對歲月流轉和生命的思考。整首詩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給讀者帶來一種沉靜、安詳和思考的氛圍,使人在欣賞詩詞的同時,也能對生命的意義有所思索。
“我走金塘十五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ài qǐ zhān mù yǒu gǎn
拜屺瞻墓有感
wǒ zǒu jīn táng shí wǔ nián, xīn nián liù shí yì qī rán.
我走金塘十五年,新年六十意凄然。
fú lí cè jiǎn qū lú xià, xǐ zhǎn jiāng chú bài yǐng qián.
扶藜策蹇趨廬下,洗盞將雛拜影前。
dù huà bù fáng sōng yǐn lù, fèng qī yóu nǐ bǎi cān tiān.
蠹化不妨松飲露,鳳棲猶擬柏參天。
wēi yín huǎn bù cāng jiāng wǎn, yī mǒ qīng shān luò zhào biān.
微吟緩步滄江晚,一抹青山落照邊。
“我走金塘十五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