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來又把離騷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愁來又把離騷讀”全詩
云間已閟貞元曲,歲晚誰聞正始音。
天地有窮歸幻化,圣賢無命亦山林。
愁來又把離騷讀,長夜悠悠慷慨吟。
分類:
《次張龍山韻反騷》馬廷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張龍山韻反騷》是宋代馬廷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雪柏霜松自有神,
白雪覆蓋的柏樹和霜染的松樹都有一種獨特的靈氣,
沖風槁葉故難禁。
在狂風中,枯葉難以避免地被吹散。
云間已閟貞元曲,
天空中已經傳來了貞元曲的音樂聲,
歲晚誰聞正始音。
然而在歲末時節,又有誰能聽到正始的音律呢?
天地有窮歸幻化,
天地間的存在終將歸于幻化,
圣賢無命亦山林。
圣賢們無論是否命喪于山林,都將成為歷史中的傳說。
愁來又把離騷讀,
憂愁之時,又會讀起離騷,
長夜悠悠慷慨吟。
在漫長的夜晚里,慷慨地吟唱著。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表達了馬廷鸞對世事變幻、人生無常的思考。他用雪柏和霜松來象征堅強不屈的精神,告誡人們在困境中堅持不懈。貞元曲和正始音則代表了歷史中的美好和純潔,但在歲末時節很難再有人欣賞到它們。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詩詞的后半部分則展示了作者對命運和人生的思考,認為天地有窮,一切都將歸于虛幻,就連圣賢也會在歷史長河中被遺忘。然而,即使面對困苦和痛苦,作者仍然抱有堅定的信念,讀起離騷并悠悠吟唱,在長夜中尋找一種慰藉和寬慰。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歷史和人生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和對命運的思考。
“愁來又把離騷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zhāng lóng shān yùn fǎn sāo
次張龍山韻反騷
xuě bǎi shuāng sōng zì yǒu shén, chōng fēng gǎo yè gù nán jìn.
雪柏霜松自有神,沖風槁葉故難禁。
yún jiān yǐ bì zhēn yuán qǔ, suì wǎn shuí wén zhèng shǐ yīn.
云間已閟貞元曲,歲晚誰聞正始音。
tiān dì yǒu qióng guī huàn huà, shèng xián wú mìng yì shān lín.
天地有窮歸幻化,圣賢無命亦山林。
chóu lái yòu bǎ lí sāo dú, cháng yè yōu yōu kāng kǎi yín.
愁來又把離騷讀,長夜悠悠慷慨吟。
“愁來又把離騷讀”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仄韻) 入聲一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