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憶后庚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曾憶后庚申”全詩
四書猶在魯,六籍不憂秦。
太史經鄒嶧,離騷感楚臣。
誰知夢奠日,曾憶后庚申。
分類:
《程楚翁訪考亭舊居著閩山集為題其后》馬廷鸞 翻譯、賞析和詩意
《程楚翁訪考亭舊居著閩山集為題其后》是宋代馬廷鸞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有客傳吟藁,知渠來自閩。
四書猶在魯,六籍不憂秦。
太史經鄒嶧,離騷感楚臣。
誰知夢奠日,曾憶后庚申。
詩意:
這位客人傳來吟詠之聲,我知道他來自福建。
四書依然在魯國保存,六經也無需擔憂秦國的壓迫。
太史書中記載了鄒地和嶧山,離騷詩讓我感受到楚國臣子的情懷。
誰能知道,奠定夢想的日子,我曾經回憶起庚申年的往事。
賞析:
這首詩詞以程楚翁為主人公,描述了他訪問考亭舊居的情景。詩中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客人的到來的歡迎之情,也表達了對福建的關注和贊美。接著,詩人提到四書和六籍,指的是儒家經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以及《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和《樂經》。這些經典在魯國得到保留,顯示了儒家文化的重要性。然后,詩人提到太史之書中記錄了鄒地和嶧山,這可能是指史書中有關這些地方的歷史記載。最后,詩人談到了離騷詩,這是楚國文學家屈原的代表作,表達了楚國臣子的情感和思鄉之情。最后兩句是詩人的自述,表達了他對過去的回憶和思考。
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福建和古代經典的關注,同時通過引用離騷詩,表達了對楚國文化和歷史的懷念之情。整體而言,這首詩詞既展現了時代背景下的文化關懷,又表達了個人的情感體驗,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
“曾憶后庚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g chǔ wēng fǎng kǎo tíng jiù jū zhe mǐn shān jí wèi tí qí hòu
程楚翁訪考亭舊居著閩山集為題其后
yǒu kè chuán yín gǎo, zhī qú lái zì mǐn.
有客傳吟藁,知渠來自閩。
sì shū yóu zài lǔ, liù jí bù yōu qín.
四書猶在魯,六籍不憂秦。
tài shǐ jīng zōu yì, lí sāo gǎn chǔ chén.
太史經鄒嶧,離騷感楚臣。
shéi zhī mèng diàn rì, céng yì hòu gēng shēn.
誰知夢奠日,曾憶后庚申。
“曾憶后庚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