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鳥常虞矰繳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宿鳥常虞矰繳侵”全詩
此縱有魚應渴死,不濡其咮漫窺臨。
病鴟尚畏泥坑辱,宿鳥常虞矰繳侵。
何似舂鋤甘寂寞,一灘藻荇立清深。
分類:
《雙鶴》馬廷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雙鶴》是宋代馬廷鸞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荒塘水干枯,只剩下一灘泥漿,
雙鶴輕盈地飛來吸取午后的陰涼。
盡管這里本應有魚兒存在,但它們因渴而死去,
不沾濕它們的鱗片,只默默凝視著荒涼景象。
病弱的禿鷹也害怕沾染泥坑的恥辱,
夜宿的鳥兒常常憂慮陷入羅網的束縛。
與那些忙碌的農夫相比,何不像一株孤寂而安詳的藻荇,
在清澈的深水中靜靜地立著呢?
詩意與賞析:
《雙鶴》以塘泊荒涼之景,寫出了自然界的寂寞和生命的無常。荒塘的水已經干涸,只剩下一灘泥漿,象征著一片死寂和荒涼。然而,兩只鶴卻輕盈地飛來,吸取午后的陰涼,展現出生命的頑強和渴望。詩人通過鶴的形象,表達了對生命力的贊美和對堅韌不拔精神的崇敬。
詩中提到的魚兒因為水干枯而死去,暗示了生命在枯竭環境中的脆弱性和不幸。然而,詩人并沒有直接描述魚兒的死亡,而是選擇了一種含蓄的描寫方式,通過“不濡其咮漫窺臨”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荒涼景象的默默凝視和內心的反思。
詩中還提到了病弱的禿鷹和夜宿的鳥兒,它們都面臨著不同的困境和威脅。病弱的禿鷹畏懼沾染泥坑的恥辱,而夜宿的鳥兒則常常憂慮陷入羅網的束縛。這些形象的描繪加深了詩中對困境和威脅的描寫,同時也凸顯了鶴的勇敢和堅韌。
最后兩句“何似舂鋤甘寂寞,一灘藻荇立清深”,通過對比詩人自己與忙碌的農夫的境遇,表達了一種對寧靜和孤獨生活的向往。詩人選擇舂米的農夫作比較,暗示了自己的孤獨和寂寞,而一灘藻荇在清澈的深水中靜靜地立著,象征著一種寧靜和清凈。這種對寧靜生活的追求,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深邃和對純粹的追求。
總之,馬廷鸞的《雙鶴》通過對自然景象和生命的描繪,表達了對生命力和堅韌精神的贊美,同時也展示了對寧靜和純粹生活的向往。詩中的形象描寫細膩而含蓄,意境深遠,給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間。通過對比荒涼和寂寞的景象以及鶴的形象,詩人表達了對生命的珍惜和對堅韌不拔的敬佩。整首詩以寥寥數語勾勒出一幅寂靜而深遠的畫面,讓人在欣賞之余也能從中感受到對生命和寧靜的思考和思索。
“宿鳥常虞矰繳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uāng hè
雙鶴
huāng táng shuǐ jié zhǐ tí cén, shuāng hè piān rán xī wǔ yīn.
荒塘水竭只蹄涔,雙鶴翩然吸午陰。
cǐ zòng yǒu yú yīng kě sǐ, bù rú qí zhòu màn kuī lín.
此縱有魚應渴死,不濡其咮漫窺臨。
bìng chī shàng wèi ní kēng rǔ, sù niǎo cháng yú zēng jiǎo qīn.
病鴟尚畏泥坑辱,宿鳥常虞矰繳侵。
hé sì chōng chú gān jì mò, yī tān zǎo xìng lì qīng shēn.
何似舂鋤甘寂寞,一灘藻荇立清深。
“宿鳥常虞矰繳侵”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