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頭預卜清明旦”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虎頭預卜清明旦”全詩
虎頭預卜清明旦,鰲足重開混一區。
天下歸仁吾有道,日中為市爾無虞。
孤臣白首懷佳節,奠桂焚蘭淚與俱。
分類:
《正月四日》馬廷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正月四日》是宋代馬廷鸞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皇帝厭倦了五季的忙碌,早晨派遣萬軍出征,傍晚又召回。虎頭預示春天的清晨,鰲足預示混沌的開始。天下歸于仁者,我有我的道義;正午時分,市場繁忙而無憂慮。我這個孤臣白發蒼蒼,懷念著美好的節日,獻上桂花和蘭草,淚水與煙一同升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正月四日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皇帝的忙碌和戰爭的往返,表達了作者對權力和戰爭的厭倦之情。皇帝疲于政務,忙碌不堪,而萬軍的出征和回返似乎只是一場空耗。詩中的虎頭和鰲足分別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混沌的開始,暗示著一種時序的變遷和變革。
接著,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仁義道德的堅守和信念。他自稱擁有一種獨特的道義,認為天下應歸于仁者。正午時分,市場繁忙而無憂慮,可以理解為詩人對世俗生活和功利主義的拒絕,他追求一種超脫塵俗的境界。
最后,詩人以自己孤獨的身份,懷念美好的節日,獻上桂花和蘭草,并將淚水與煙一同上升,表達了他內心的悲涼和無奈。這種悲涼情緒與整首詩的宏大背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有對世俗功利的厭倦,又有對個人命運的無奈和痛惜。
這首詩詞通過對皇帝繁忙、戰爭往返的描繪,以及對仁義道德、世俗生活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現實的觸動和思考,同時抒發了他內心的憂傷與悲涼之情。
“虎頭預卜清明旦”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ēng yuè sì rì
正月四日
huáng yàn fēn ná wǔ jì yú, wàn bīng cháo qiǎn mù hái dōu.
皇厭紛拿五季余,萬兵朝遣暮還都。
hǔ tóu yù bǔ qīng míng dàn, áo zú chóng kāi hùn yī qū.
虎頭預卜清明旦,鰲足重開混一區。
tiān xià guī rén wú yǒu dào, rì zhōng wéi shì ěr wú yú.
天下歸仁吾有道,日中為市爾無虞。
gū chén bái shǒu huái jiā jié, diàn guì fén lán lèi yǔ jù.
孤臣白首懷佳節,奠桂焚蘭淚與俱。
“虎頭預卜清明旦”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