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帶日以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衣帶日以緩”全詩
國亡身未殯,戮死竟何如。
衣帶日以緩,鬢發日以疏。
晨風懷苦心,不能高奮飛。
獨抱三圣易,終焉老吾廬。
分類:
作者簡介(何夢桂)
《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何夢桂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身遭遇和國家命運的思考與憂慮。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平生學屠龍,終乃成履豨。
國亡身未殯,戮死竟何如。
衣帶日以緩,鬢發日以疏。
晨風懷苦心,不能高奮飛。
獨抱三圣易,終焉老吾廬。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表達作者內心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的思考為主題。詩人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巧妙地將自身的遭遇與國家的命運相聯系,表達了對國家的憂慮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
首先,詩中提到了“學屠龍,終乃成履豨”。這句話暗示了作者一生的奮斗和努力,意味著他曾經懷揣著屠龍的志向,但最終只能滿足于成為履豨的平庸。這里的“屠龍”可以理解為追求卓越和偉大的理想,而“履豨”則代表了平庸和現實的牽制。
接著,詩人提到了“國亡身未殯,戮死竟何如”。這句話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衰敗和個人命運的擔憂。國家的滅亡使得詩人感到無助和絕望,他思考著即使個人犧牲也無法改變國家的命運,這種無奈和困惑使他感到沮喪。
隨后,詩中描繪了衣帶漸松、鬢發逐漸稀疏的景象。這種形象的描寫不僅反映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也暗示了詩人自身的衰老和力量的衰退。作者深感時光的流轉與個人命運的漸行漸遠。
最后,詩人描述了自己懷抱著“三圣易”的心情,卻無法高奮飛。這里的“三圣易”指的是儒家經典《易經》中的三個圣人:文王、周公和孔子。詩人以這種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儒家傳統和理想的懷念和承諾,但卻感到力量不足,無法實現自己的追求。最終,詩人以“老吾廬”作為詩的結尾,寓意著他將終老在自己的茅屋之中,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整首詩運用了隱喻和象征的手法,通過個人遭遇折射出國家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國家衰敗和個人命運的思考和憂慮。詩人以自己的經歷和感受,表達了對理想追求的無奈和對命運的無力感,展現了一種深深的憂傷和無奈。
“衣帶日以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àng jiā gǔ shū yǐn xiān shēng liù shǒu
上夾谷書隱先生六首
píng shēng xué tú lóng, zhōng nǎi chéng lǚ xī.
平生學屠龍,終乃成履豨。
guó wáng shēn wèi bìn, lù sǐ jìng hé rú.
國亡身未殯,戮死竟何如。
yī dài rì yǐ huǎn, bìn fà rì yǐ shū.
衣帶日以緩,鬢發日以疏。
chén fēng huái kǔ xīn, bù néng gāo fèn fēi.
晨風懷苦心,不能高奮飛。
dú bào sān shèng yì, zhōng yān lǎo wú lú.
獨抱三圣易,終焉老吾廬。
“衣帶日以緩”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