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道石能生白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謾道石能生白璧”全詩
千年彝鼎觀動業,一代圖球見典型。
謾道石能生白璧,自知竹已化青寧。
絕憐驛路梅花句,肯落空江杜若汀。
分類:
作者簡介(何夢桂)
《和方山房韻寄李郎中》何夢桂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方山房韻寄李郎中》是宋代詩人何夢桂的作品。在該詩中,作者以婉約的筆調描繪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
詩意:
這個世界如水一樣無常,而我們相互間的了解又有誰能持久呢?千年來,彝族的鼎觀察著歷史的變遷,而一代又一代的人們見證著世事的典型。雖然有人自詡能夠使石頭變成潔白的玉石,有人自謙已將竹子化為青翠的寧靜。然而,我卻更加珍惜驛路上那幾朵梅花的句子,而不愿意辜負空曠江畔的杜若花。
賞析:
這首詩以流暢的韻律和委婉的語言表達了時光的變遷和人生的無常。作者通過水不萍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世界的無常性,強調了相互間的了解和相識的稀少性。千年的彝鼎和一代又一代的人們都是歷史的見證者,他們見證了世事的變遷和典型。在后面的幾句中,作者通過石能生白璧、竹已化青寧的自謙之辭,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珍惜,以及對人生的深思。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他更加珍惜驛路上幾朵梅花的句子,而不愿意辜負空曠江畔的杜若花。這里梅花和杜若花被運用為象征,梅花代表著純潔和堅韌,而杜若花則象征著空曠和自由。作者通過這樣的比喻,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和追求,同時也傳遞出對時光流轉的深切思考。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沉的思考,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展現了作者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熱愛。
“謾道石能生白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fāng shān fáng yùn jì lǐ láng zhōng
和方山房韻寄李郎中
shì lù yōu yōu shuǐ bù píng, xiāng kàn shuí yǔ yǎn cháng qīng.
世路悠悠水不萍,相看誰與眼長青。
qiān nián yí dǐng guān dòng yè, yī dài tú qiú jiàn diǎn xíng.
千年彝鼎觀動業,一代圖球見典型。
mán dào shí néng shēng bái bì, zì zhī zhú yǐ huà qīng níng.
謾道石能生白璧,自知竹已化青寧。
jué lián yì lù méi huā jù, kěn luò kōng jiāng dù ruò tīng.
絕憐驛路梅花句,肯落空江杜若汀。
“謾道石能生白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