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次池上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次池上館”全詩
塵衣紛未解,幽思浩已盈。
風蓮墜故萼,露菊含晚英。
恨為一夕客,愁聽晨雞鳴。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秋晚題湖城驛池上亭》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秋晚題湖城驛池上亭
秋次池上館,林塘照南榮。
塵衣紛未解,幽思浩已盈。
風蓮墜故萼,露菊含晚英。
恨為一夕客,愁聽晨雞鳴。
中文譯文:
秋天晚上到湖城驛池上亭
林塘反射南邊的明亮。
塵衣紛亂難以解開,憂思已經滿溢。
風中蓮花掉落殘瓣,露水中菊花含著晚霞。
悔恨自己只是過客,憂愁聽見清晨雞起鳴。
詩意:
這首詩寫的是作者在秋天晚上到湖城驛池上亭的心情和感慨。池塘的光景反射在林木上,營造出南方地區的繁榮景象。然而,作者一直身著塵衣,沒有時間整理和休憩,內心中的憂思也不斷涌現。風中的蓮花已經掉落了些許花瓣,菊花則留下了晚霞的痕跡,這讓作者感到惋惜。作者自感罪愧,覺得自己只是個過客,而內心的憂愁隨著清晨的雞鳴愈發沉重。
賞析:
這首詩以秋天的晚上作為背景,通過描寫池上亭的景色和自己的內心體現了作者的心情。作者的憂思和愧疚在同時與景色相互交織,營造出比較深沉的氛圍。整首詩以景寫情,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景象來表達作者的感情,同時也借此反映出自己的思考和憂慮。讀者讀完之后能對作者的心情和思緒有一定的了解和感受,感到物我交融的意境。
“秋次池上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wǎn tí hú chéng yì chí shàng tíng
秋晚題湖城驛池上亭
qiū cì chí shàng guǎn, lín táng zhào nán róng.
秋次池上館,林塘照南榮。
chén yī fēn wèi jiě, yōu sī hào yǐ yíng.
塵衣紛未解,幽思浩已盈。
fēng lián zhuì gù è, lù jú hán wǎn yīng.
風蓮墜故萼,露菊含晚英。
hèn wèi yī xī kè, chóu tīng chén jī míng.
恨為一夕客,愁聽晨雞鳴。
“秋次池上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四旱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