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無三千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無三千女”全詩
可憐平陽第,歌舞嬌青春。
金屋容色在,文園詞賦新。
一朝復得幸,應知失意人。
寂寥照鏡臺,遺基古南陽。
真人昔來游,翠鳳相隨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貯椒房。
豈無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詠古二首有所寄》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古二首有所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車音想轔轔,不見綦下塵。
可憐平陽第,歌舞嬌青春。
金屋容色在,文園詞賦新。
一朝復得幸,應知失意人。
寂寥照鏡臺,遺基古南陽。
真人昔來游,翠鳳相隨翔。
目成在桑野,志遂貯椒房。
豈無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詩詞的中文譯文:
車聲仿佛隆隆響著,綦下的塵土卻看不見。
平陽的宮殿可憐,歌舞才華嬌美青春。
金屋中的容顏依舊美麗,文園中的辭章新穎。
一旦再次獲得幸福,應該明白失意的人。
寂寞地照耀著鏡子的臺子,遺留下南陽古城的基址。
真人曾經來過游玩,翠鳳相隨飛翔。
目標實現在桑野中,志向成功儲藏在椒房里。
難道沒有三千佳麗,初心不能忘記。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對古代輝煌的回憶和對現實的反思。詩人通過描繪車聲隆隆、綦下塵土不見的場景,表達了對昔日盛世的懷念之情。他憐惜平陽的宮殿,稱贊其中的歌舞才華和花容月貌。然而,他也意識到這種盛世已經逝去,對于那些曾經身處其中卻失意的人來說,重新獲得幸福也許是不可能的。
在第二部分中,詩人描述了寂寥的鏡子和古南陽的廢墟。他提到有真人曾經游玩過,翠鳳隨行飛翔,這也許是對古代仙人傳說的暗示。然后,詩人提到自己的目標實現在桑野,志向成功儲藏在椒房,表達了對個人事業的渴望和努力。最后,他問道,難道沒有三千佳麗,初心不能忘記,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初衷的珍視和追憶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對古代輝煌和個人現實的對比,展現了詩人對過去的眷戀和對現實的思考。詩人以自己的感慨和追求,表達了對曾經的輝煌和美好的追憶,同時也反思了現實中的困境和追求。這首詩詞以流暢的語言和深入的思考,展現了劉禹錫獨特的詩歌才華。
“豈無三千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gǔ èr shǒu yǒu suǒ jì
詠古二首有所寄
chē yīn xiǎng lín lín, bú jiàn qí xià chén.
車音想轔轔,不見綦下塵。
kě lián píng yáng dì, gē wǔ jiāo qīng chūn.
可憐平陽第,歌舞嬌青春。
jīn wū róng sè zài, wén yuán cí fù xīn.
金屋容色在,文園詞賦新。
yī zhāo fù de xìng, yīng zhī shī yì rén.
一朝復得幸,應知失意人。
jì liáo zhào jìng tái, yí jī gǔ nán yáng.
寂寥照鏡臺,遺基古南陽。
zhēn rén xī lái yóu, cuì fèng xiāng suí xiáng.
真人昔來游,翠鳳相隨翔。
mù chéng zài sāng yě, zhì suì zhù jiāo fáng.
目成在桑野,志遂貯椒房。
qǐ wú sān qiān nǚ, chū xīn bù kě wàng.
豈無三千女,初心不可忘。
“豈無三千女”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