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傳世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孫子傳世世”全詩
太行亦可移,滄海終欲填。
入圣諒非難,懼君心不怪。
分類:
《雜感六首》黎廷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感六首》是宋代詩人黎廷瑞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孫子的傳世永恒,木石的歲月無窮。太行山也能移動,遼闊的海洋終將填滿。理解圣人之道并不困難,只是擔心你的心思難以理解。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于世事變遷的感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孫子的智慧和教誨代代相傳,而木石的存在則代表了歲月的流轉和不朽的力量。詩中提到的太行山和滄海,象征著廣袤無垠的世界,人們或許可以改變它們的位置和填平海洋,但最終宇宙的秩序和自然法則始終無法抵擋。作者認為,理解圣人的智慧并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只需要有一顆開放的心來接納和領悟。然而,作者也擔心,有些人可能無法理解圣人的智慧,因為他們的心思被各種雜念和偏見所困擾。
賞析:
這首詩通過簡潔而深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孫子和木石的象征意義凸顯了歲月的長久和智慧的傳承。太行山和滄海的描繪則突出了人類的力量和野心,以及宇宙的無窮廣袤。詩人認為理解圣人的智慧并不困難,只要我們擁有一顆純凈而開放的心靈。然而,作者也提到了擔心,表明并非每個人都能夠理解和領悟圣人的智慧。這種擔憂也是對于人性的思考和對于世界的抱負的反思。
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于人生和智慧的追求,并表達了他對于人類心智局限性的憂慮。這種思考和反思使得這首詩具有深遠的哲理意味,引發讀者對于人生意義和智慧的思考。
“孫子傳世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gǎn liù shǒu
雜感六首
sūn zi chuán shì shì, mù shí qióng nián nián.
孫子傳世世,木石窮年年。
tài xíng yì kě yí, cāng hǎi zhōng yù tián.
太行亦可移,滄海終欲填。
rù shèng liàng fēi nàn, jù jūn xīn bù guài.
入圣諒非難,懼君心不怪。
“孫子傳世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