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室依然不覺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斗室依然不覺貧”全詩
野犬自來能吠雪,土牛此去且迎春。
一氈輾轉衾無絮,四壁凄涼甑有塵。
昨夜東風先破凍,江梅冷眼笑何人。
分類:
《子野雪后寄和卻寄廷玉》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子野雪后寄和卻寄廷玉》是宋代詩人仇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琴書筆硯伴閑身,斗室依然不覺貧。
野犬自來能吠雪,土牛此去且迎春。
一氈輾轉衾無絮,四壁凄涼甑有塵。
昨夜東風先破凍,江梅冷眼笑何人。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冬天的景象,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為切入點,表達了對貧寒環境的深切感受。在一個冰雪覆蓋的冬日,他與琴、書、筆、硯為伴,雖然生活簡樸,但并不覺得貧窮。他觀察到野犬在雪地中吠叫,土牛卻迎著即將到來的春天而去,暗示了生活的堅韌和向往。詩人的被褥已經磨損,衾被沒有棉絮填充,四壁冷涼而甑(指飯鍋)上積滿了塵土,這些細節傳達出一種貧瘠的氛圍。最后,他提到昨夜東風先破凍,江梅卻鄙視著誰。這里東風和江梅象征著春天的到來,而江梅冷眼笑的意象暗示了對現實生活中某些人的嘲諷。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的生活境況和內心感受。在貧寒的環境中,作者仍然保持著一種閑適自得的心態,通過琴書筆硯的陪伴,它們成為了作者生活中的寶貴財富。詩中的野犬和土牛形象鮮明地表現了生活的堅韌和向往,它們對比著詩人在貧窮中的生活態度。被褥無絮、四壁凄涼的描寫呈現出一種凄涼的氛圍,同時也反映了作者生活的樸素和艱辛。最后的東風和江梅則展示了春天即將到來的希望和對現實生活中冷漠和嘲諷的回應。
整首詩以冬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生活細節和情感寄托,表達了作者對貧困生活的堅韌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渴望。詩詞以簡單樸素的語言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讀者帶來深思和共鳴。
“斗室依然不覺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i yě xuě hòu jì hé què jì tíng yù
子野雪后寄和卻寄廷玉
qín shū bǐ yàn bàn xián shēn, dǒu shì yī rán bù jué pín.
琴書筆硯伴閒身,斗室依然不覺貧。
yě quǎn zì lái néng fèi xuě, tǔ niú cǐ qù qiě yíng chūn.
野犬自來能吠雪,土牛此去且迎春。
yī zhān zhǎn zhuǎn qīn wú xù, sì bì qī liáng zèng yǒu chén.
一氈輾轉衾無絮,四壁凄涼甑有塵。
zuó yè dōng fēng xiān pò dòng, jiāng méi lěng yǎn xiào hé rén.
昨夜東風先破凍,江梅冷眼笑何人。
“斗室依然不覺貧”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