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義結交全始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道義結交全始終”全詩
主人擇客又擇主,童蒙求我我求童。
俊杰識時審出處,道義結交全始終。
惟應上墓似龐老,便合移家隨葛公。
分類:
《送李介甫赴官塘湯氏館》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李介甫赴官塘湯氏館》是宋代仇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盧山下義門中,
弘開講席招蜀翁。
主人擇客又擇主,
童蒙求我我求童。
俊杰識時審出處,
道義結交全始終。
惟應上墓似龐老,
便合移家隨葛公。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一個送別李介甫赴官塘湯氏館的場景。詩人仇遠在東盧山下的義門中,看到主人興致勃勃地搭建講席招待前去拜訪的蜀翁。主人挑選賓客,賓客也挑選主人,彼此之間互相追求。通過親眼見證杰出人才的識時明理和審視出身背景的能力,以及在道義之間建立的深厚友誼,詩人表達了合適的人應該像龐老那樣能夠被人們尊重,就像跟隨葛公一樣,愿意遷移家園。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人際關系和社交交往的復雜性。通過選擇字詞和場景的描繪,詩人仇遠傳達了他對人情世故和人與人之間相互選擇的理解。他在詩中提到了童蒙和俊杰,暗示了不同年齡段和身份背景的人都參與其中。詩人以一種樂觀的態度表達了人們在社會中相互選擇和結交朋友的重要性。
詩詞中還通過對龐老和葛公的提及,展現了對德行和品質的敬重。龐老是指龐統,三國時期蜀漢的丞相,他以聰明才智和高尚品德而著稱。葛公指的是葛洪,他是東晉時期的文學家和道士,他的作品主張修身養性,強調仁義道德。通過引用這兩位人物,詩人傳達了對高尚品德和道義準則的追求。
整首詩以平實的語言和自然的描寫方式,展示了宋代文人對交往、選擇和友情的思考。仇遠通過描述這一場景,表達了他對人際關系的理解和對品德高尚的人的敬佩,同時也傳達了詩人對友誼和道義的珍視。這首詩詞以其樸實而深刻的表達方式,給讀者留下了思考和品味的空間。
“道義結交全始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jiè fǔ fù guān táng tāng shì guǎn
送李介甫赴官塘湯氏館
dōng lú shān xià yì mén zhōng, hóng kāi jiǎng xí zhāo shǔ wēng.
東盧山下義門中,弘開講席招蜀翁。
zhǔ rén zé kè yòu zé zhǔ, tóng méng qiú wǒ wǒ qiú tóng.
主人擇客又擇主,童蒙求我我求童。
jùn jié shí shí shěn chū chù, dào yì jié jiāo quán shǐ zhōng.
俊杰識時審出處,道義結交全始終。
wéi yīng shàng mù shì páng lǎo, biàn hé yí jiā suí gé gōng.
惟應上墓似龐老,便合移家隨葛公。
“道義結交全始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