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木有古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奇木有古意”全詩
嘉禾老君觀,毗陵烈帝祠。
二檜棟梁物,俱逐劫火移。
朅來溧城西,見此鐵石姿。
靈貍肯薦骨,死豹仍留皮。
拿空有爪龍,踞地無角螭。
三株兩失葉,檐溜傷南枝。
僵立萬雪霜,坐更幾鄰儀。
我將護赤欄,甃以蒼石墀。
深根直不朽,雅操堅自持。
棟梁與薪槱,待用各有時。
罔俾孤山樹,專美坡仙詩。
分類:
《西廟古檜和卞南仲韻》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廟古檜和卞南仲韻》是宋代仇遠所作的一首詩詞。它描述了一棵古老的檜樹,生長在西廟和毗陵烈帝祠旁邊,具有奇特的氣質和古老的韻味。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奇木有古意,愛古人亦奇。
古老的檜木展現出它獨特的氣質,使人感受到古代的氛圍,而且它的存在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作者深深地喜愛古代的事物,對古人的情感也是非同尋常的。
嘉禾老君觀,毗陵烈帝祠。
這棵檜木生長在嘉禾老君觀和毗陵烈帝祠的周圍。嘉禾老君觀是一個供奉著嘉禾老君(即趙公明)的道觀,而毗陵烈帝祠則是為了祭奠烈帝而建立的廟宇。
二檜棟梁物,俱逐劫火移。
這兩棵檜木作為棟梁物支撐著建筑物,歷經劫火的摧殘而移植到這里。它們經歷了許多的變遷,才得以保存至今。
朅來溧城西,見此鐵石姿。
當作者來到溧城西部時,眼前出現了這棵檜木的鐵石般的形態。檜木的堅硬和堅韌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靈貍肯薦骨,死豹仍留皮。
即使是靈貍這種神奇的動物也愿意獻出骨骼,而死去的豹仍然保留著皮毛。這里通過動物的比喻,表達了檜木的珍貴和堅韌。
拿空有爪龍,踞地無角螭。
形容檜木雖然有著空虛的內部,卻擁有強大的力量,就像是有爪的龍懸掛在空中,而沒有角的螭臥在地上。這種描述展現了檜木的氣勢和威嚴。
三株兩失葉,檐溜傷南枝。
這棵檜木因歲月的流轉,已經失去了三分之二的葉子,屋檐的水滴也傷害了它的南面枝條。詩中這種描寫帶有一種凄涼和衰敗的意味,同時也表達了歲月的無情和對古老事物的珍惜。
僵立萬雪霜,坐更幾鄰儀。
檜木矗立在萬里雪霜之中,經受住了歲月的考驗。它靜靜地坐在那里,守候著夜晚的變化和鄰近的禮儀。這里通過自然景觀的描繪,突出了檜木的孤獨和堅守。
我將護赤欄,甃以蒼石墀。
作者決心要保護這棵檜木,用蒼石修筑紅欄桿作為檜木的護欄。這種表達表明了作者對這棵檜木的珍視和保護之心,愿意為它做出努力。
深根直不朽,雅操堅自持。
這棵檜木扎根深處,永不衰敗,它的高雅品性和堅定的姿態使其自身得以保持。
棟梁與薪槱,待用各有時。
無論是作為棟梁還是作為柴薪,檜木都有它們各自的用途和價值,只是需要在合適的時機加以利用。
罔俾孤山樹,專美坡仙詩。
詩中表達了作者的愿望,希望這棵孤獨的山樹能夠成為山坡上仙人們詩作中的美麗描寫的對象。這里體現了作者對檜木的贊美和美化之情。
這首詩詞《西廟古檜和卞南仲韻》通過描繪一棵古老的檜木,表達了作者對古代事物和古人情感的喜愛,以及對古老事物堅韌不拔的欽佩。作者通過形容檜木的特質和經歷,抒發了自己對檜木的贊美和保護之心,同時也表達了對古老事物的珍惜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詩詞以古代景物為背景,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留下一種古樸、深沉和哲理的印象。
“奇木有古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miào gǔ guì hé biàn nán zhòng yùn
西廟古檜和卞南仲韻
qí mù yǒu gǔ yì, ài gǔ rén yì qí.
奇木有古意,愛古人亦奇。
jiā hé lǎo jūn guān, pí líng liè dì cí.
嘉禾老君觀,毗陵烈帝祠。
èr guì dòng liáng wù, jù zhú jié huǒ yí.
二檜棟梁物,俱逐劫火移。
qiè lái lì chéng xī, jiàn cǐ tiě shí zī.
朅來溧城西,見此鐵石姿。
líng lí kěn jiàn gǔ, sǐ bào réng liú pí.
靈貍肯薦骨,死豹仍留皮。
ná kōng yǒu zhǎo lóng, jù dì wú jiǎo chī.
拿空有爪龍,踞地無角螭。
sān zhū liǎng shī yè, yán liū shāng nán zhī.
三株兩失葉,檐溜傷南枝。
jiāng lì wàn xuě shuāng, zuò gèng jǐ lín yí.
僵立萬雪霜,坐更幾鄰儀。
wǒ jiāng hù chì lán, zhòu yǐ cāng shí chí.
我將護赤欄,甃以蒼石墀。
shēn gēn zhí bù xiǔ, yǎ cāo jiān zì chí.
深根直不朽,雅操堅自持。
dòng liáng yǔ xīn yǒu, dài yòng gè yǒu shí.
棟梁與薪槱,待用各有時。
wǎng bǐ gū shān shù, zhuān měi pō xiān shī.
罔俾孤山樹,專美坡仙詩。
“奇木有古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