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有遺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圣人有遺訓”全詩
擊舟貞女瀨,竊祿素王宮。
暮隨太守車,朝迓御史驄。
我馬劣難騎,卻與無馬同。
老病厭徒步,足力亦易窮。
將以馬易牛,歸耕田園中。
圣人有遺訓,吾不如老農。
分類:
《下壽》仇遠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下壽》是宋代仇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六十年過去,皤然變成光頭老翁。
純潔的女子被擊中,巧取豪奪富貴宮中。
傍晚隨太守的車子回家,早晨迎接御史的駿馬。
我這匹馬無力疲乏,卻與沒有馬的人一樣。
老了病了不喜歡步行,即便有力量也會枯竭。
我將用馬代替牛,回歸田園耕作之中。
圣人有許多教誨,我不如那位老農。
詩意:
《下壽》表達了作者仇遠對自己的生活狀態的思考和反思。詩中的主人公已經六十歲,形容自己變成了一個禿頭老翁。他觸動了貞潔的女子,偷取了富貴的宮殿。然而,他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在傍晚隨著太守的車子回家,在早晨迎接御史的駿馬。他的馬匹雖然存在,但卻沒有什么用處,因為它沒有力氣,與沒有馬的人并無差別。作者感到厭倦老了和生病,也不喜歡步行,即使有力量也很快就會消耗殆盡。因此,他決定用馬來替代牛,回到田園中從事農耕。最后,他表示自己遠不如那些智慧的圣人,甚至不如那些老農。
賞析:
《下壽》通過描繪主人公的生活狀態,抒發了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和對簡樸農耕生活的向往。詩詞以簡練的語言描述了主人公的境遇,表達了作者對權勢富貴的不屑和對樸素生活的向往。主人公的馬匹雖然存在,但卻無用武之地,反映了作者對虛有其表的社會現象的批判。最后,作者表示自己不如那些圣人和老農,顯示出對智慧和樸實生活的敬仰之情。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道出了作者的思想感慨,既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又表達了對樸素生活的向往,展示了宋代社會中一種對功利追逐的反思和對農耕文化的贊美。
“圣人有遺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shòu
下壽
liù shí běn xià shòu, pó rán chéng tū wēng.
六十本下壽,皤然成禿翁。
jī zhōu zhēn nǚ lài, qiè lù sù wáng gōng.
擊舟貞女瀨,竊祿素王宮。
mù suí tài shǒu chē, cháo yà yù shǐ cōng.
暮隨太守車,朝迓御史驄。
wǒ mǎ liè nán qí, què yǔ wú mǎ tóng.
我馬劣難騎,卻與無馬同。
lǎo bìng yàn tú bù, zú lì yì yì qióng.
老病厭徒步,足力亦易窮。
jiāng yǐ mǎ yì niú, guī gēng tián yuán zhōng.
將以馬易牛,歸耕田園中。
shèng rén yǒu yí xùn, wú bù rú lǎo nóng.
圣人有遺訓,吾不如老農。
“圣人有遺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