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蹤浮泛棲僧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陳蹤浮泛棲僧舍”全詩
闕下有家勞夢寐,燈前無酒遣荒涼。
陳蹤浮泛棲僧舍,往事消磨落客床。
世態自應酬酢懶,已拚雙鬢受年光。
分類:
《寓富池雙泉寺三首》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寓富池雙泉寺三首》是宋代董嗣杲的作品,描繪了一種對旅途經歷和人生滄桑的思考。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丹楓葉葉委江塘,
紅色的楓葉在江塘上飄蕩,
旅況空馀古錦囊。
旅途的經歷已成為空虛的古老錦囊。
闕下有家勞夢寐,
遠離家鄉,常常夢寐勞碌,
燈前無酒遣荒涼。
獨自一人坐在燈前,無酒可飲,感到荒涼寂寞。
陳蹤浮泛棲僧舍,
回憶舊事,如浮云般飄蕩在寺廟中,
往事消磨落客床。
往事逐漸消磨在陌生的客床上。
世態自應酬酢懶,
世間的紛擾使人疲倦,
已拚雙鬢受年光。
歲月的流逝使雙鬢蒼白。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紅色的楓葉在江塘上飄蕩,表達了旅途中的孤寂和心境的疲憊。詩人遠離家鄉,在異地漂泊,常常在夢中勞碌,獨自一人無酒可飲,感到荒涼。詩中的寺廟成為他尋找安慰和回憶的地方,但往事逐漸消磨殆盡,陌生的客床成為他孤獨的庇護所。詩人對世俗的繁瑣和歲月的流逝感到厭倦,雙鬢變得蒼白。整首詩透露出一種對旅途經歷和人生滄桑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獨和無奈。
這首詩詞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旅途中的心境和人生感慨。通過景物描寫和內心獨白的結合,展現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將紅楓、古錦囊、燈前、酒和雙鬢等形象與詩人的內心狀態相聯系,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力。整首詩詞以深沉的筆觸和禪意的思索,讓讀者在其中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和對生命的思考。
“陳蹤浮泛棲僧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ù fù chí shuāng quán sì sān shǒu
寓富池雙泉寺三首
dān fēng yè yè wěi jiāng táng, lǚ kuàng kōng yú gǔ jǐn náng.
丹楓葉葉委江塘,旅況空馀古錦囊。
què xià yǒu jiā láo mèng mèi, dēng qián wú jiǔ qiǎn huāng liáng.
闕下有家勞夢寐,燈前無酒遣荒涼。
chén zōng fú fàn qī sēng shè, wǎng shì xiāo mó luò kè chuáng.
陳蹤浮泛棲僧舍,往事消磨落客床。
shì tài zì yìng chóu cù lǎn, yǐ pàn shuāng bìn shòu nián guāng.
世態自應酬酢懶,已拚雙鬢受年光。
“陳蹤浮泛棲僧舍”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一馬 (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