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識其人美如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識其人美如玉”全詩
涼臺水榭自柳陰,獨斂修程困羈束。
心心巖峰不得住,瀑聲縈回夢不足。
世故屈折歌刺促,誰識其人美如玉。
分類:
《寄韓玉玙二首》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韓玉玙二首》是宋代董嗣杲的詩作。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郭北下湖枕蒼綠,
書屋奈此五月溽。
涼臺水榭自柳陰,
獨斂修程困羈束。
心心巖峰不得住,
瀑聲縈回夢不足。
世故屈折歌刺促,
誰識其人美如玉。
詩意:
這首詩以描寫詩人身處湖畔的景色為開端,描述了郭北湖畔的蒼綠景色。然而,五月的湖畔卻酷熱難耐,使得詩人難以在書屋中靜心讀書。他尋求涼爽的避暑之地,來到了水榭上的涼臺,而柳樹的陰涼也為他提供了片刻的安慰。然而,他仍感到自己受到各種瑣事和束縛的困擾,無法專心修煉自己的才華。
詩人的內心情感像是棲息在巖峰間的心靈,無法得到安寧。瀑布的聲音不斷回蕩在他的夢中,使得他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和安寧。盡管他的才華和美麗堪比美玉,但在這世俗的紛爭中,他的才華和美麗往往被忽視。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抒發內心感受,表達了詩人在世俗紛爭中的困擾和無奈。詩人的心靈像是被束縛的囚鳥,無法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安靜和自由。他渴望遠離塵囂,尋求內心的凈土。然而,他在現實生活中所面臨的瑣事和束縛使得他無法達到內心的寧靜。
詩中的郭北湖和涼臺水榭等景物形象生動,通過描繪這些自然景色,詩人表達了對自然清涼之地的向往。同時,瀑布的聲音也起到了烘托詩人內心的焦躁和不安的作用,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情感層次。
詩人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來抒發內心情感,展示了他對于現實生活的矛盾和不滿。盡管他的才華和美麗勝過常人,但在世俗的眼光中,往往被忽視和遺忘。整首詩以景寫情,以情映人,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內心感受的抒發,展示了詩人的情感世界和對于自由與美好的追求。
“誰識其人美如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hán yù yú èr shǒu
寄韓玉玙二首
guō běi xià hú zhěn cāng lǜ, shū wū nài cǐ wǔ yuè rù.
郭北下湖枕蒼綠,書屋奈此五月溽。
liáng tái shuǐ xiè zì liǔ yīn, dú liǎn xiū chéng kùn jī shù.
涼臺水榭自柳陰,獨斂修程困羈束。
xīn xīn yán fēng bù dé zhù, pù shēng yíng huí mèng bù zú.
心心巖峰不得住,瀑聲縈回夢不足。
shì gù qū shé gē cì cù, shuí shí qí rén měi rú yù.
世故屈折歌刺促,誰識其人美如玉。
“誰識其人美如玉”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