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門方朔驗呼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過門方朔驗呼人”全詩
傳姓老聃因指樹,過門方朔驗呼人。
葦綃縞月明偷夜,練帨當風靜撚春。
實薦冰盆傳種去,莫教鑽破核中仁。
分類:
《李花二首》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李花二首》是宋代詩人董嗣杲創作的詩詞,它以李花為題材,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李花二首》
宜繁宜遠九標新,
花露能仙雨點頻。
傳姓老聃因指樹,
過門方朔驗呼人。
葦綃縞月明偷夜,
練帨當風靜撚春。
實薦冰盆傳種去,
莫教鑽破核中仁。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李花,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認為李花在繁茂和遠離塵囂中展現出新的魅力,它們沾滿了花露,就如同仙境中的雨水頻繁灑落。詩中還提到了傳說中的老聃因為指著樹木而得姓,以及方朔通過驗人的方式。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傳達了一種追求純粹、超脫塵世的理念。
賞析:
這首詩以李花為主題,通過對李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自然之美的謳歌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詩中的“宜繁宜遠”形容了李花的生長環境,它們在茂密的枝葉間繁盛生長,遠離塵囂喧囂。而“九標新”則突出了李花的新穎和獨特之處。接著,詩人運用比喻,將花露比作仙境中的雨水,強調了李花的清新和神秘感。
詩中還提到了傳說中的老聃和方朔,這些典故進一步豐富了詩意。老聃是道家的創始人之一,他因為指著樹木而得姓,象征著純樸和自然的生活方式。方朔則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他通過驗人的方式來判定人的品性,暗示了對于真實和內在美的追求。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葦綃縞月明偷夜,練帨當風靜撚春。”的描寫,再次強調了對自然之美的贊美。作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月光下葦草和簾幕的動態,傳達了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氛圍。
最后兩句“實薦冰盆傳種去,莫教鑽破核中仁。”則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寄托和期望。詩人希望將這美好的李花種植到冰盆中,傳播出去,同時警示人們不要讓善良的內心被世俗的利益和誘惑所破壞。
整首詩以李花為線索,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對人生哲理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純潔、自然美的追求和對人性善良的呼喚。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精細的描寫和深遠的意境,展示了宋代詩歌的特色和董嗣杲獨特的藝術風格。
“過門方朔驗呼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ǐ huā èr shǒu
李花二首
yí fán yí yuǎn jiǔ biāo xīn, huā lù néng xiān yǔ diǎn pín.
宜繁宜遠九標新,花露能仙雨點頻。
chuán xìng lǎo dān yīn zhǐ shù, guò mén fāng shuò yàn hū rén.
傳姓老聃因指樹,過門方朔驗呼人。
wěi xiāo gǎo yuè míng tōu yè, liàn shuì dāng fēng jìng niǎn chūn.
葦綃縞月明偷夜,練帨當風靜撚春。
shí jiàn bīng pén chuán zhǒng qù, mò jiào zuān pò hé zhōng rén.
實薦冰盆傳種去,莫教鑽破核中仁。
“過門方朔驗呼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