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枝紅透得霜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樂枝紅透得霜侵”全詩
碎顆綠攢知暑過,樂枝紅透得霜侵。
涼分細葉猶張蓋,秀結枯條可架禽。
憶著花開花謝處,假山亭畔石池陰。
分類:
《南天竺花》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天竺花》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粉紅的花朵無法完全插在發簪上,
何時才能將根移植到鷲嶺深處。
碎顆綠葉集聚在一起,知道酷暑已經過去,
樂枝透著紅色,被霜凍所侵。
涼意分散在細葉之間,仍像張開的帳篷,
秀麗的枝條可供鳥兒棲息。
回想起花開花謝的過程,
仿佛置身于假山亭旁的石池陰涼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南天竺花為主題,描繪了花朵的美麗與變化。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期待和思念之情。
詩中的粉紅花朵象征著美麗的事物,但它們無法完全插在發簪上,暗示著美好的事物難以長久保留或捕捉。詩人渴望將花根移植到遙遠的鷲嶺深處,表達了追求理想境地的愿望。
詩中描繪的綠葉集聚、紅枝透霜,暗示著季節的變遷和時間的流轉。碎顆綠葉的集聚意味著酷暑已經過去,預示著秋天的來臨。樂枝透露著紅色,被霜凍所侵,顯示了冷意逐漸增強,寒冷的秋季即將到來。
詩中提到的細葉張蓋、枯條可架禽,描繪了花枝的特點和功能。涼意分散在細葉之間,形成了一種像張開的帳篷般的景象,為鳥兒棲息提供了遮擋和庇護。
最后,詩人回想起花開花謝的過程,將自己的思緒帶入假山亭旁的石池陰涼之中。這里暗示了一個靜謐、寧靜的場景,讓人感受到歲月流轉中的安詳和恬靜。
整首詩通過對南天竺花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對時間流轉的感慨。詩詞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花開花謝的思考,使讀者在賞析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對生命和自然的思考。
“樂枝紅透得霜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tiān zhú huā
南天竺花
fěn hóng duǒ zi bù shèng zān, hé rì yí gēn jiù lǐng shēn.
粉紅朵子不勝簪,何日移根鷲嶺深。
suì kē lǜ zǎn zhī shǔ guò, lè zhī hóng tòu dé shuāng qīn.
碎顆綠攢知暑過,樂枝紅透得霜侵。
liáng fēn xì yè yóu zhāng gài, xiù jié kū tiáo kě jià qín.
涼分細葉猶張蓋,秀結枯條可架禽。
yì zhuó huā kāi huā xiè chù, jiǎ shān tíng pàn shí chí yīn.
憶著花開花謝處,假山亭畔石池陰。
“樂枝紅透得霜侵”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