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向西林卸行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同向西林卸行橐”全詩
慧永祠空依晉樹,率更碑古宿唐云。
自聽遠鶴情偏逸,誰策羸驂趣不群。
同向西林卸行橐,溪風摵摵葉紛紛。
分類:
《又憩西林寺有乘馬人來同宿》董嗣杲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又憩西林寺有乘馬人來同宿》是宋代董嗣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我獨自倚在水閣上,斜暉映照紛紛紅霞。
高聳的佛塔籠罩夜色,吞沒了黃昏的氛圍。
慧永祠寂靜地依偎于晉樹,古老的率更碑承載著唐朝的云煙。
我靜靜地傾聽遠處鶴鳴,感受著它們超脫塵世的情懷。
誰能駕馭這匹羸弱的驂馬,體味到它獨特的風趣。
我們一起去西林寺,放下繁忙的行囊。
溪風吹拂著輕輕的樹葉,紛紛揚揚地飄落。
詩意:
這首詩詞以描繪作者在西林寺的一次停留為主題,通過景物的描寫和對自然的感悟,表達了對寧靜與超脫的向往。作者獨自坐在水閣上,眺望著斜暉映照的紅霞,與高聳的佛塔相映成趣,將黃昏的氛圍完全吞沒。詩中提到的慧永祠和率更碑,分別代表著晉代和唐朝的歷史沉淀,使整個場景更具歷史感。作者傾聽遠處鶴鳴,感受到鶴鳴中的超然意境,由此引發了對人世間繁雜瑣碎的思考。最后,作者與乘馬而來的同伴一起前往西林寺,將繁忙的行囊卸下,感受溪風拂過輕輕的樹葉的寧靜和自然之美。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宋代文人追求心靈寧靜和超脫的情感態度。詩中的水閣、佛塔、紅霞等景物形象生動,給人以寧靜、幽靜的感覺。作者通過對鶴鳴的描寫,傳達了對自由、飄逸的向往,以及對人世間繁瑣事物的抱怨。最后,作者與同伴一起前往西林寺,表達了放下繁忙的行囊,尋求內心寧靜與自然之美的愿望。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以寥寥數語描繪出作者內心的情感變化,給人以深思和遐想的空間。
這首詩詞充滿了意境和禪意,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手法,展現了宋代文人追求超脫和自由的思想情感。它引發了人們對內心寧靜、超脫塵世的向往,同時也對現實生活中的繁瑣和束縛產生了一種思考和反思。
“同向西林卸行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qì xī lín sì yǒu chéng mǎ rén lái tóng sù
又憩西林寺有乘馬人來同宿
gū píng shuǐ gé zuò xié xūn, qī jí fú tú yā míng fēn.
孤憑水閣坐斜曛,七極浮屠壓暝氛。
huì yǒng cí kōng yī jìn shù, lǜ gèng bēi gǔ sù táng yún.
慧永祠空依晉樹,率更碑古宿唐云。
zì tīng yuǎn hè qíng piān yì, shuí cè léi cān qù bù qún.
自聽遠鶴情偏逸,誰策羸驂趣不群。
tóng xiàng xī lín xiè xíng tuó, xī fēng shè shè yè fēn fēn.
同向西林卸行橐,溪風摵摵葉紛紛。
“同向西林卸行橐”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