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衣新成雪不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毛衣新成雪不敵”全詩
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白鷺兒》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白鷺兒》是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的詩詞。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自然景象,以表達詩人的感慨和思索。
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這首詩詞的開頭就以“白鷺兒”作為標題,直接點出了主題。白鷺是一種潔白的水鳥,象征純潔和高雅。詩中稱白鷺為“最高格”,意味著它具有最高的品質和境界。
接著詩人用“毛衣新成雪不敵”,描繪白鷺的毛衣如雪一般潔白,超越了一切其他的白色事物,表現了白鷺之美的卓絕。而接下來的“眾禽喧呼獨凝寂”,則揭示了其他鳥類對于白鷺的羨慕和嫉妒,使白鷺獨立于其他眾多鳥類之上。這里,詩人通過對白鷺的描繪,抒發了追求純潔和高雅的愿望。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詩詞的后半部分則描繪了白鷺在清幽的鄉野中的場景。詩人細膩地描寫了白鷺孤單地休息在婉轉的草地上,站立在潺潺流水的石頭上,展現了它的孤高之姿。同時,詩人又用“前山正無云”來形容白鷺所處的環境,表達了它的高潔和純凈,與世無爭的態度。最后一句“飛去入遙碧”則展現了白鷺翱翔遠方的意境,讓人感受到詩人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綜上所述,《白鷺兒》這首詩詞以描繪白鷺兒的形象為主線,通過對白鷺的羨慕和崇拜,表達了詩人對純潔和高雅的追求,以及對自由和寧靜的向往。全詩的語言簡練、意境優美,給人以高遠和抒情的感受。
“毛衣新成雪不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ái lù ér
白鷺兒
bái lù ér, zuì gāo gé.
白鷺兒,最高格。
máo yī xīn chéng xuě bù dí, zhòng qín xuān hū dú níng jì.
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gū mián qiān qiān cǎo, jiǔ lì chán chán shí.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qián shān zhèng wú yún, fēi qù rù yáo bì.
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
“毛衣新成雪不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