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裙裾曾拂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西子裙裾曾拂來”全詩
金谷園中見日遲,銅駝陌上迎風早。
河南大君頻出難,只得池塘十步看。
府門閉后滿街月,幾處游人草頭歇。
館娃宮外姑蘇臺,郁郁芊芊撥不開。
無風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曾拂來。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憶春草(春草,樂天舞妓名)》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春草(春草,樂天舞妓名)》是一首唐代詩詞,作者是劉禹錫。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憶春草,處處多情洛陽道。
回憶起春天的草地,洛陽的道路到處都充滿了濃濃的情感。
金谷園中見日遲,銅駝陌上迎風早。
金谷園里的陽光顯得較為遲緩,而銅駝陌上的風卻迎面吹來得很早。
河南大君頻出難,只得池塘十步看。
河南大君(指洛陽城)經常出現困難,只能在池塘邊走十步就停下來觀看。
府門閉后滿街月,幾處游人草頭歇。
府門一關上,月亮便照滿了整條街道,幾處游人在草地上歇息。
館娃宮外姑蘇臺,郁郁芊芊撥不開。
館娃宮外的姑蘇臺,郁郁蔥蔥的花草卻無法撥開。
無風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曾拂來。
無風自動傾倒,你明白嗎?西子的裙裾曾經拂過這里。
這首詩詞以唐代洛陽為背景,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人們的情感。詩人回憶起洛陽春天的草地,感嘆洛陽道路處處都充滿了濃濃的情感。詩中運用對比手法,描述了金谷園中陽光的遲緩和銅駝陌上迎面吹來的早風,以及河南大君頻繁遇到的困難。詩人還描繪了府門關上后街道上月光的景象,以及幾處游人在草地上休息的場景。最后,詩人提到了館娃宮外的姑蘇臺,描述了郁郁蔥蔥的花草無法撥開的情景,并以西子的裙裾來暗示洛陽的美麗。整首詩以細膩的描寫和意象構建了洛陽春天的風景,表達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和對美好時光的回憶。
“西子裙裾曾拂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chūn cǎo chūn cǎo, lè tiān wǔ jì míng
憶春草(春草,樂天舞妓名)
yì chūn cǎo, chǔ chù duō qíng luò yáng dào.
憶春草,處處多情洛陽道。
jīn gǔ yuán zhōng jiàn rì chí,
金谷園中見日遲,
tóng tuó mò shàng yíng fēng zǎo.
銅駝陌上迎風早。
hé nán dà jūn pín chū nán, zhǐ de chí táng shí bù kàn.
河南大君頻出難,只得池塘十步看。
fǔ mén bì hòu mǎn jiē yuè, jǐ chù yóu rén cǎo tóu xiē.
府門閉后滿街月,幾處游人草頭歇。
guǎn wá gōng wài gū sū tái,
館娃宮外姑蘇臺,
yù yù qiān qiān bō bù kāi.
郁郁芊芊撥不開。
wú fēng zì yǎn jūn zhī fǒu, xī zǐ qún jū céng fú lái.
無風自偃君知否,西子裙裾曾拂來。
“西子裙裾曾拂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