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自有和其策”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和其自有和其策”全詩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反漢須知為鼂錯,成秦恐不在於期。
和其自有和其策,卻恐諸公未必知。
分類:
《和戎》華岳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戎》
朝代:宋代
作者:華岳
《和戎》是華岳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納幣求成事已非,
可堪函首獻其墀。
一天共戴心非石,
九地皆涂血尚泥。
反漢須知為鼂錯,
成秦恐不在於期。
和其自有和其策,
卻恐諸公未必知。
詩意:
這首詩以戰爭為背景,表達了華岳對戰亂和征戰的思考和憂慮。詩人感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傷害已經超出了治理之力,紛紛向敵方交納贖金也不能換來和平。華岳以哲學的思維,揭示了戰爭的殘酷和無奈,并提出了自己對和平的渴望和對反戰的呼喊。
賞析:
這首詩詞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戰亂的痛心和對和平的追求。首句中,納幣求成已經無效,表達了詩人對和談破裂的失望。第二句中,函首獻其墀,意味著詩人愿意以身相許,獻上一切來換取和平。接下來的兩句,通過"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的形象描繪,表達了戰爭的殘酷和流血的慘狀,凸顯了詩人的憂慮和痛苦。
接下來的幾句,詩人表達了對和平的期待和對戰爭的反思。"反漢須知為鼂錯,成秦恐不在於期"中,詩人提到了歷史上戰亂的例子,暗示戰爭的結果很可能并非是預期的和平。最后兩句"和其自有和其策,卻恐諸公未必知"展現出詩人對和平的信念,詩人意味著只有通過和解與謙讓才能實現和平,但他也擔心這個道理并不為眾人所知。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對和平的渴望,表達了詩人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和解的呼喚。華岳通過這首詩詞,以詩人的視角喚起人們對戰爭的思考,并寄望于和平與和解的理想。
“和其自有和其策”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róng
和戎
nà bì qiú chéng shì yǐ fēi, kě kān hán shǒu xiàn qí chí.
納幣求成事已非,可堪函首獻其墀。
yì tiān gòng dài xīn fēi shí, jiǔ dì jiē tú xuè shàng ní.
一天共戴心非石,九地皆涂血尚泥。
fǎn hàn xū zhī wèi cháo cuò, chéng qín kǒng bù zài yú qī.
反漢須知為鼂錯,成秦恐不在於期。
hé qí zì yǒu hé qí cè, què kǒng zhū gōng wèi bì zhī.
和其自有和其策,卻恐諸公未必知。
“和其自有和其策”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