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玉其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誰能玉其德”全詩
誰能玉其德,有亦未易識。
陸沈黃綬間,心不計喧寂。
挽之置通津,誰借一臂力。
窮山抱白虹,緹襲貴燕石。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送游堯臣歸閩六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游堯臣歸閩六首》是宋代王炎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荊璞天下珍,價重金百鎰。
這里描述了一塊荊山的玉石,它珍貴無比,價值重于一百兩黃金。
誰能玉其德,有亦未易識。
詩人思考著誰能夠在品德上像這塊玉石一樣完美,這樣的人很難找到。
陸沈黃綬間,心不計喧寂。
這句表達了詩人游歷的心境,他置身于陸沈(指官員的通道)之間,心靈卻超脫了喧囂和寂靜的紛擾。
挽之置通津,誰借一臂力。
詩人希望能有人伸出援手,一同幫助他將這塊玉石送到通津(指南方的港口),但他仍在等待著那位能夠助他一臂之力的人。
窮山抱白虹,緹襲貴燕石。
這里描繪了貧窮的山區環繞著一道美麗的白虹,暗喻著即使在貧困之中也有寶貴的東西存在。緹襲貴燕石指的是一種珍貴的石頭,它象征著詩人內心珍貴的情感。
這首詩詞通過具象的描寫展示了王炎對珍貴之物的追求和對高尚品德的渴望。詩人從荊山的玉石引發聯想,自問世間是否有人能與之媲美。他在通津等待有緣之人的到來,希望能有人一同分享這份珍貴。最后,詩人通過對貧窮山區和白虹的描繪,寄托了對內心珍貴情感的期盼,以此表達了對美好事物和高尚品質的向往。整首詩詞在描繪美景的同時,也透露出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真善美的追求。
“誰能玉其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óu yáo chén guī mǐn liù shǒu
送游堯臣歸閩六首
jīng pú tiān xià zhēn, jià zhòng jīn bǎi yì.
荊璞天下珍,價重金百鎰。
shuí néng yù qí dé, yǒu yì wèi yì shí.
誰能玉其德,有亦未易識。
lù shěn huáng shòu jiān, xīn bù jì xuān jì.
陸沈黃綬間,心不計喧寂。
wǎn zhī zhì tōng jīn, shuí jiè yī bì lì.
挽之置通津,誰借一臂力。
qióng shān bào bái hóng, tí xí guì yàn shí.
窮山抱白虹,緹襲貴燕石。
“誰能玉其德”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