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憑蝸角起爭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尚憑蝸角起爭心”全詩
野老雙蓬俱半脫,尚憑蝸角起爭心。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出郭視田訟三絕》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出郭視田訟三絕》是宋代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草生遺棄的土地上沒有牛深,難道只有一塊金沃土才有豐饒?野老們的雙蓬都已經半脫落,仍然依靠那微小的蝸角爭奪生機。
詩意:
這首詩詞以農田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農民生活的深切關注和思考。詩中描述的景象是一片被荒廢的土地上長滿了雜草,而沒有足夠的牛來耕作。這引發了作者對貧困和資源分配不公的反思。作者反問,難道只有那些肥沃的土地才能生產出豐收的莊稼嗎?他指出,即使是那些老年人,他們所依靠的農具也已經殘破不堪,但仍然依靠微小的蝸角爭奪生存的機會。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農田的景象,抒發了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農民困境的關切。詩中的對比手法十分明顯,以荒廢的土地和缺乏牛的狀況對比肥沃的土地和豐收的景象,突出了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公平。同時,野老依靠殘破的農具爭奪生機,也表達了作者對努力和頑強精神的贊美。
這首詩詞通過簡練而富有力量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深思和關切,同時呼吁社會關注農民的困境,以及對資源分配的公平性進行反思。它表達了作者對農民勞動的敬意和對貧困者堅強意志的贊美。整首詩詞以農田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含蓄的控訴,引起讀者對社會問題的思考和共鳴。
“尚憑蝸角起爭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guō shì tián sòng sān jué
出郭視田訟三絕
cǎo shēng qì dì méi niú shēn, qǐ shì gāo yú mǔ yī jīn.
草生棄地沒牛深,豈是膏腴畝一金。
yě lǎo shuāng péng jù bàn tuō, shàng píng wō jiǎo qǐ zhēng xīn.
野老雙蓬俱半脫,尚憑蝸角起爭心。
“尚憑蝸角起爭心”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