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璣衡北轉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璣衡北轉杓”全詩
忍貧居自隱,得句興偏饒。
藜杖難頻出,蒲輪合見招。
惜無推轂手,寂寞老漁樵。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這首詩詞以樸實自然的語言表達了詩人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鴻雁南隨暖,璣衡北轉杓。
忍貧居自隱,得句興偏饒。
藜杖難頻出,蒲輪合見招。
惜無推轂手,寂寞老漁樵。
詩詞的詩意表達了以下幾個方面:
1. 與自然共舞:詩詞開篇以鴻雁南飛、璣衡北轉的景象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變遷和季節的更迭。詩人觀察到這些現象,與大自然相互呼應,與自然共同舞蹈,傳達出一種與自然相融合的情感。
2. 忍受貧困:詩中提到詩人忍貧居自隱,表明他寧愿忍受貧困的生活,過著清貧的隱居生活,而不追求功名利祿。這種態度體現了他對物質財富的淡漠,更注重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3. 詩意的樂趣:詩人在貧困的環境中,通過得句興偏饒,表達了對于寫作和詩意的樂趣。他發現,即使在困苦中,通過創作和表達,他能夠獲得心靈的愉悅和滿足。
4. 寂寞的生活:詩中提到藜杖難頻出,蒲輪合見招,暗示了詩人的生活單調而寂寞。他很少外出,隱居在漁樵的生活中,與世隔絕,但也正是這種寂寞的生活,培養了他對自然和詩意的敏感和體悟。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情感體驗,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與自然的共鳴,同時彰顯了詩人對于詩意和內心世界的追求。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真摯的情感表達,這首詩詞給人一種靜謐而深沉的美感,讓人在欣賞中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和內心的富足。
“璣衡北轉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uáng xiān qīng jí shì wǔ shǒu
和黃先卿即事五首
hóng yàn nán suí nuǎn, jī héng běi zhuǎn biāo.
鴻雁南隨暖,璣衡北轉杓。
rěn pín jū zì yǐn, dé jù xìng piān ráo.
忍貧居自隱,得句興偏饒。
lí zhàng nán pín chū, pú lún hé jiàn zhāo.
藜杖難頻出,蒲輪合見招。
xī wú tuī gǔ shǒu, jì mò lǎo yú qiáo.
惜無推轂手,寂寞老漁樵。
“璣衡北轉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