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頗多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老去頗多病”全詩
袍繭非不溫,不能護清羸。
蒲團穩附火,蓄縮如凍龜。
西山有桃李,借問惟枯枝。
好花何時開,仲春以為期。
榮悴自相代,出處亦有宜。
天寒但深藏,日暖當游嬉。
強健不須喜,老死何必悲。
曉日升扶桑,莫還入崦嵫。
置之勿復道,理達心何疑。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初春苦寒久不到雙溪成長句書懷》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初春苦寒久不到雙溪成長句書懷》是宋代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老去且飽受寒冷之苦的心情。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初春苦寒久不到雙溪成長句書懷
春天初至,寒冷已久而未能到達雙溪,我寫下這些長句表達內心的思念。
詩意:
這首詩詞以初春的季節為背景,描繪了作者老去以及身體的不適。他感到寒冷的折磨,無法溫暖自己,也無法保護自己的體弱。他提到了自己坐在蒲團上取暖,保持身體的溫度,但他的身體卻像凍僵的烏龜一樣收縮。他詢問西山是否有桃李花開,借此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期待。他覺得自己的榮耀已經消逝,代之以衰老和凋零,但他也相信這是宇宙的規律,一切都有其合適的存在方式。他建議在寒冷的天氣里保持藏匿,而在溫暖的陽光下盡情享受游玩。他認為強壯的身體并不需要多么欣喜,而老去和死亡也不必過于悲傷。最后,他告誡自己不要回到偏僻的山巒,而要保持理智和心靈的清明。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歲月流逝和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詩中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人生的認知。他在苦寒之中感到孤獨和無助,卻依然對美好事物充滿了向往。他對于人生的衰老和死亡持有一種豁達的態度,認為這是自然規律,不必過于悲傷。最后,他呼吁人們要保持理智和清明的思維,不要迷失于遠離塵囂的山野,而要積極面對生活的現實。
這首詩詞展示了王炎獨特的思想境界和對生命的深刻思考,同時通過精湛的詞藝,將復雜的情感和哲理通過簡練的語言表達出來。它引導讀者思考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價值,以及面對歲月流逝和生命的脆弱性時應該持有的態度。
“老去頗多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 chūn kǔ hán jiǔ bú dào shuāng xī chéng cháng jù shū huái
初春苦寒久不到雙溪成長句書懷
lǎo qù pō duō bìng, kǔ hán cuī shé zhī.
老去頗多病,苦寒摧折之。
páo jiǎn fēi bù wēn, bù néng hù qīng léi.
袍繭非不溫,不能護清羸。
pú tuán wěn fù huǒ, xù suō rú dòng guī.
蒲團穩附火,蓄縮如凍龜。
xī shān yǒu táo lǐ, jiè wèn wéi kū zhī.
西山有桃李,借問惟枯枝。
hǎo huā hé shí kāi, zhòng chūn yǐ wéi qī.
好花何時開,仲春以為期。
róng cuì zì xiāng dài, chū chù yì yǒu yí.
榮悴自相代,出處亦有宜。
tiān hán dàn shēn cáng, rì nuǎn dāng yóu xī.
天寒但深藏,日暖當游嬉。
qiáng jiàn bù xū xǐ, lǎo sǐ hé bì bēi.
強健不須喜,老死何必悲。
xiǎo rì shēng fú sāng, mò hái rù yān zī.
曉日升扶桑,莫還入崦嵫。
zhì zhī wù fù dào, lǐ dá xīn hé yí.
置之勿復道,理達心何疑。
“老去頗多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