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川陸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回首川陸隔”全詩
黃鵠久仙去,不亡有流風。
小阮最逸群。
未幾魚化龍。
江城始解后,巖邑仍過從。
謂予偕二父,聯名千佛中。
一見辭色莊,再款肺腑通。
議論到易象,或借聽于聾。
我行踏京塵,君棲簿書叢。
情親不厭久,語別殊匆匆。
回首川陸隔,天寒悲塞鴻。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次韻分寧羅簿贈行二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分寧羅簿贈行二首》是宋代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兩翁。
黃鵠久仙去,不亡有流風。
小阮最逸群,未幾魚化龍。
江城始解后,巖邑仍過從。
這首詩詞描繪了詩人王炎送別行人的情景。在第一句中,"已丑太常第,君家登兩翁"表明行人已經在早晨離開了,而目送他離去的是兩位老人,他們是行人的親屬或朋友。
"黃鵠久仙去,不亡有流風"表達了行人離開已經很久,就像黃鵠飛走了一樣,但他的聲音和影響卻仍然存在,如同風一樣流轉不息。
"小阮最逸群,未幾魚化龍"中的"小阮"可能是行人的名字,他是朋友中最出類拔萃的人物,很快就會有所成就,就像魚變成龍一樣,獲得巨大的轉變和提升。
"江城始解后,巖邑仍過從"描述了行人離開江城,但山巖和村落仍然依然在原地,猶如依然與行人保持聯系,繼續傳遞信息。
"謂予偕二父,聯名千佛中"表明詩人王炎將自己與兩位老人相提并論,以表示他們的親密關系,仿佛他們的名字聯合在千佛之中。
"一見辭色莊,再款肺腑通"描繪了當詩人與行人離別時,他們的表情莊重,再次表達了彼此之間深厚的情誼。
"議論到易象,或借聽于聾"暗示他們之間的交流非常深入,可以談論各種哲學和宇宙的奧秘,甚至可以借助聽覺上的聾來進行。
"我行踏京塵,君棲簿書叢"表明詩人繼續踏上行程,走上塵世,而行人則留在君家中,專心研讀簿書。
"情親不厭久,語別殊匆匆"表達了詩人與行人之間親密的情感,即使分別已久,情誼仍然不減。他們的離別之言匆忙而別。
"回首川陸隔,天寒悲塞鴻"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望著行人離去的背影,河川和陸地隔絕了他們的相聚,天寒使得詩人更加悲傷,就像是孤雁哀鳴在邊塞上。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行人離去、友情的深厚和離別的悲傷,表達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于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回首川陸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fēn níng luó bù zèng xíng èr shǒu
次韻分寧羅簿贈行二首
yǐ chǒu tài cháng dì, jūn jiā dēng liǎng wēng.
已丑太常第,君家登兩翁。
huáng gǔ jiǔ xiān qù, bù wáng yǒu liú fēng.
黃鵠久仙去,不亡有流風。
xiǎo ruǎn zuì yì qún.
小阮最逸群。
wèi jǐ yú huà lóng.
未幾魚化龍。
jiāng chéng shǐ jiě hòu, yán yì réng guò cóng.
江城始解后,巖邑仍過從。
wèi yǔ xié èr fù, lián míng qiān fú zhōng.
謂予偕二父,聯名千佛中。
yī jiàn cí sè zhuāng, zài kuǎn fèi fǔ tōng.
一見辭色莊,再款肺腑通。
yì lùn dào yì xiàng, huò jiè tīng yú lóng.
議論到易象,或借聽于聾。
wǒ xíng tà jīng chén, jūn qī bù shū cóng.
我行踏京塵,君棲簿書叢。
qíng qīn bù yàn jiǔ, yǔ bié shū cōng cōng.
情親不厭久,語別殊匆匆。
huí shǒu chuān lù gé, tiān hán bēi sāi hóng.
回首川陸隔,天寒悲塞鴻。
“回首川陸隔”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