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蜀蜂腰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吳蜀蜂腰勢”全詩
群公無遠慮,天子有深憂。
此事須成算,何人更熟籌。
黃圖三輔近,北望不禁愁。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方漕躬明挽詩三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方漕躬明挽詩三首》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國家命運的思考。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吳蜀蜂腰勢,荊襄控上游。
群公無遠慮,天子有深憂。
此事須成算,何人更熟籌。
黃圖三輔近,北望不禁愁。
詩意:
這首詩以地理上的方位來隱喻政治上的現實。吳、蜀、荊、襄分別指代江南和四川地區,而“蜂腰勢”和“控上游”則意味著這些地區的重要性。詩中提到的“群公”指的是朝廷的官員,而“天子”則代表皇帝。詩人表達了朝廷官員們對國家前景的短視和對皇帝對國家未來的深深擔憂。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地理景觀和政治隱喻相結合的方式,傳達了作者對國家現狀的憂慮之情。詩中的“吳蜀蜂腰勢,荊襄控上游”表明了江南和四川地區對國家的重要性,暗示了國家發展的關鍵。然而,“群公無遠慮,天子有深憂”揭示了朝廷官員們對國家前景缺乏遠見的問題,同時也表現了皇帝對國家未來的深切憂慮。
詩人在最后兩句“此事須成算,何人更熟籌。黃圖三輔近,北望不禁愁”中,表達了對國家前途的擔心和對決策者的期望。詩人希望能夠有一位明智而精明的決策者,能夠準確地計算國家的發展方向,并且能夠看清黃河流域和京畿地區的重要性。最后一句“北望不禁愁”則表現了詩人對國家未來的憂慮和焦慮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地理景觀為隱喻,通過描述和隱晦的比喻手法,抒發了作者對國家現狀和未來的憂慮,同時也呼喚著有遠見和智慧的決策者來引領國家走向繁榮與穩定。
“吳蜀蜂腰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āng cáo gōng míng wǎn shī sān shǒu
方漕躬明挽詩三首
wú shǔ fēng yāo shì, jīng xiāng kòng shàng yóu.
吳蜀蜂腰勢,荊襄控上游。
qún gōng wú yuǎn lǜ, tiān zǐ yǒu shēn yōu.
群公無遠慮,天子有深憂。
cǐ shì xū chéng suàn, hé rén gèng shú chóu.
此事須成算,何人更熟籌。
huáng tú sān fǔ jìn, běi wàng bù jīn chóu.
黃圖三輔近,北望不禁愁。
“吳蜀蜂腰勢”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八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