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綺紈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生長綺紈內”全詩
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
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
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送李友路秀才赴舉》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李友路秀才赴舉》
誰憐相門子,不語望秋山。
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
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
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中文譯文:
誰會憐憫相門之子,默默望著秋山。
生在錦繡衣縫之中,為文學奮斗于筆硯之間。
在榮譽與親情的名字之間,放棄官僚的職位追求學問。
期望明年獲得桂冠,回到家中讓父母開懷笑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李友路秀才出征舉人考試時的心情和境遇。詩人首先表達了李友路作為相門子弟的無奈,無人能理解他的心境,他只能默默望著遠處的秋山。接著,詩人描繪了李友路的成長背景,他出生在富貴之家,卻選擇辛勤筆耕硯田,專心苦讀。然后,詩人表揚了李友路的崇高品德,他拋棄了官職的班底,獨立追求學問。最后,詩人希望李友路能在明年的考試中取得成功,回到家中,讓父母開懷笑顏。
這首詩通過對李友路秀才的描述,表達了對于奮斗追求的理解和贊賞。詩中描繪的景象真實生動,言語簡練,情感真摯,與讀者產生共鳴。整首詩篇樸實無華,直抒胸臆,展現出知識分子追求理想的崇高品質。
“生長綺紈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lǐ yǒu lù xiù cái fù jǔ
送李友路秀才赴舉
shuí lián xiāng mén zǐ, bù yǔ wàng qiū shān.
誰憐相門子,不語望秋山。
shēng zhǎng qǐ wán nèi, xīn qín bǐ yàn jiān.
生長綺紈內,辛勤筆硯間。
róng qīn zài míng zì, hào xué qì guān bān.
榮親在名字,好學棄官班。
zhù qí míng nián guì, gāo táng kāi xiào yán.
佇俟明年桂,高堂開笑顏。
“生長綺紈內”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