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夜來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紫陌夜來雨”全詩
戟枝迎日動,閣影助松寒。
瑞氣轉綃縠,游光泛波瀾。
御溝新柳色,處處拂歸鞍。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春日退朝》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退朝
紫陌夜來雨,
南山朝下看。
戟枝迎日動,
閣影助松寒。
瑞氣轉綃縠,
游光泛波瀾。
御溝新柳色,
處處拂歸鞍。
中文譯文:
紫色的街道,夜晚下起了雨,
望著南山的朝陽。
戟枝隨著太陽升起,
閣樓倒影助長了松樹的寒冷。
祥和的氣息彌漫在絲綢上,
游光在波浪里閃爍。
皇家的溝渠里新柳樹的顏色,
到處都觸動著歸途的馬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早晨皇宮退朝后的景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出春天的美好和生機。
詩的開頭,詩人用紫陌夜來雨來描繪雨夜中紫色的街道,給人一種幽靜的感覺。接著詩人望向南山,看到了朝陽,展現了朝陽初升的美麗景色。
第二聯描述了戟枝隨著太陽升起的動態,閣樓倒影助長了松樹的寒冷。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傳達了生命的律動和陰陽之間的變化。
第三聯描述了皇家的御溝里長滿了新柳樹,呈現出一片新綠的景象,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處處拂歸鞍則讓人感受到了皇宮退朝的喧囂和熙攘。
整首詩通過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詩人以細膩的筆墨描繪出了春天的細微變化和自然景觀,使讀者能夠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美麗。整體上,這首詩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微之處的關注,傳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和對生命的熱愛。
“紫陌夜來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tuì cháo
春日退朝
zǐ mò yè lái yǔ, nán shān cháo xià kàn.
紫陌夜來雨,南山朝下看。
jǐ zhī yíng rì dòng, gé yǐng zhù sōng hán.
戟枝迎日動,閣影助松寒。
ruì qì zhuǎn xiāo hú, yóu guāng fàn bō lán.
瑞氣轉綃縠,游光泛波瀾。
yù gōu xīn liǔ sè, chǔ chù fú guī ān.
御溝新柳色,處處拂歸鞍。
“紫陌夜來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