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稼與云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稼與云平”全詩
玉燭調寒暑,金風報順成。
川原呈上瑞,恩澤賜閑行。
欲反重城掩,猶聞歌吹聲。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僚出城觀秋稼…盛事以俟采詩者》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僚出城觀秋稼…盛事以俟采詩者》是唐代劉禹錫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描述了唐朝時長安城內的喜慶景象,以及皇帝對豐收的祝福和恩賜。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長安銅雀鳴,秋稼與云平。
玉燭調寒暑,金風報順成。
川原呈上瑞,恩澤賜閑行。
欲反重城掩,猶聞歌吹聲。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長安城內秋天豐收的盛景。銅雀指的是位于長安城內的銅雀臺,這里是皇帝舉行慶典和祈福的地方。秋稼豐收,稻谷如云平鋪,寓意國家繁榮。詩中提到的玉燭和金風,分別代表著皇帝的統治和天氣的順利。川原上的瑞雁向皇帝呈上好消息,帶來了皇恩浩蕩的賜福。皇帝慷慨賜予百官閑暇,讓他們出城觀賞秋景。盡管城墻高大,但仍能聽到歌吹聲,顯示了城內的繁華和歡樂氣氛。
賞析:
這首詩詞以唐代盛世的長安城為背景,通過描繪城內的豐收景象和喜慶氣氛,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皇帝的威嚴。詩中運用了富有音樂感的韻律和意象,給人以愉悅和奢華的感覺。作者通過描繪秋天的豐收景象,表達了對皇帝的贊美和對國家繁榮的祝福,展現了他對時代的熱愛和對社會穩定的向往。整首詩詞氣勢恢宏,將皇權與自然景觀相結合,展現出壯麗的場面和莊嚴的氣氛,體現了唐代文人崇尚豪華和慶祝的風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描繪了唐代長安城內秋天的盛景和皇帝的恩賜,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繁榮和穩定,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時代的贊美和向往。
“秋稼與云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hé wù shēn suì dà yǒu nián zhào cì bǎi liáo chū chéng guān qiū jià shèng shì yǐ qí cǎi shī zhě
太和戊申歲大有年詔賜百僚出城觀秋稼…盛事以俟采詩者
cháng ān tóng què míng, qiū jià yǔ yún píng.
長安銅雀鳴,秋稼與云平。
yù zhú diào hán shǔ, jīn fēng bào shùn chéng.
玉燭調寒暑,金風報順成。
chuān yuán chéng shàng ruì, ēn zé cì xián xíng.
川原呈上瑞,恩澤賜閑行。
yù fǎn zhòng chéng yǎn, yóu wén gē chuī shēng.
欲反重城掩,猶聞歌吹聲。
“秋稼與云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