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別何須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別何須恨”全詩
知心寧易得,識面豈無緣。
離別何須恨,平安可數傳。
異時如索我,小隱翠微邊。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送王巽澤侍郎》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王巽澤侍郎》是宋代詩人王炎的作品。這首詩以別離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傳遞出濃郁的離別之情。
詩中的“屈指桃溪上,差池二十年”表達了詩人與王巽澤侍郎分別已有二十年之久。描寫桃溪時,詩人以“屈指”一詞,形象地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分別之久遠,增加了離別的傷感。
詩句中的“知心寧易得,識面豈無緣”表達了詩人與王巽澤侍郎之間的深厚友誼。詩人在辭別時感慨地說,即使親密的心靈相通并不容易,但面對面的交流又豈會沒有緣分呢?這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對離別的無奈。
接著詩中寫道:“離別何須恨,平安可數傳”。這句詩意味深長,表達了詩人對王巽澤侍郎的祝福和安慰。詩人告訴他,離別無需悲傷和怨恨,而他的平安則可以通過消息的傳遞來計算和關心。
最后兩句:“異時如索我,小隱翠微邊”,表達了詩人對再次相聚的期盼。詩人盼望有一天,當他需要的時候,王巽澤侍郎能夠來找他,彼此相依偎在幽靜的翠微之地,再次相聚。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深情的表達,展示了王炎對離別的思念和友誼的珍視。詩中的情感真摯動人,字里行間透露出濃郁的離愁別緒,使讀者產生共鳴,感受到離別的痛苦和思念的情感。
“離別何須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áng xùn zé shì láng
送王巽澤侍郎
qū zhǐ táo xī shàng, chā chí èr shí nián.
屈指桃溪上,差池二十年。
zhī xīn níng yì dé, shí miàn qǐ wú yuán.
知心寧易得,識面豈無緣。
lí bié hé xū hèn, píng ān kě shǔ chuán.
離別何須恨,平安可數傳。
yì shí rú suǒ wǒ, xiǎo yǐn cuì wēi biān.
異時如索我,小隱翠微邊。
“離別何須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