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拂生清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棕拂生清風”全詩
碧海掉尾鯨,不墮世網中。
熏爐起香霧,棕拂生清風。
寂寂枯木巖,中有春意融。
杖屨厭山水,習氣一洗空。
違俗非崖異,入俗非雷同。
乃知行市廛,宛如坐孤峰。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用元韻答麟老》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用元韻答麟老》是宋代王炎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七閩名家子,祝發隱梵宮。
碧海掉尾鯨,不墮世網中。
熏爐起香霧,棕拂生清風。
寂寂枯木巖,中有春意融。
杖屨厭山水,習氣一洗空。
違俗非崖異,入俗非雷同。
乃知行市廛,宛如坐孤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七閩名家子的身份,向麟老以元韻作答。詩中描繪了一幅富有意境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世俗之外的寧靜和超脫的追求。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自己身份為七閩名家子,祝發隱梵宮,展現出自己在文學上的才華和修養。接著,詩人運用碧海掉尾鯨的形象,表達了自己遠離喧囂世界、不被世俗所困擾的心境。鯨魚在海中自由自在地游動,象征詩人追求自由和超脫。
詩中進一步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場景,熏爐中升起香霧,棕拂間生出清風,給人一種宜人的感覺。在寂寂枯木巖中,春意融入其中,暗示著生機和希望。這種對自然景觀的描寫,體現了詩人追求寧靜、遠離塵囂的心愿。
接下來,詩人寫到自己厭倦了山水的履履踏破,想要擺脫束縛,洗滌內心的習氣。這表達了詩人對于世俗瑣事的厭倦和對內心凈化的渴望。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與眾不同的態度和立場。詩人說自己違背世俗,并非因為像崖壁那樣與眾不同,而是因為選擇走入世俗,他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能在世俗中保持獨立自主的思考和行為。詩人認為自己如同獨坐孤峰,獨立挺立于市廛之中,保持自己的獨特性。
整首詩以清新的意境和獨立的精神態度展現了詩人對于超脫塵世、寧靜自由的向往。通過景物的描繪和自我表白,詩人表達了對于個體獨立性和獨特思考的崇尚,強調了自我意識和個體價值的重要性。詩意深遠,給人以啟發和思考。
“棕拂生清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ng yuán yùn dá lín lǎo
用元韻答麟老
qī mǐn míng jiā zǐ, zhù fà yǐn fàn gōng.
七閩名家子,祝發隱梵宮。
bì hǎi diào wěi jīng, bù duò shì wǎng zhōng.
碧海掉尾鯨,不墮世網中。
xūn lú qǐ xiāng wù, zōng fú shēng qīng fēng.
熏爐起香霧,棕拂生清風。
jì jì kū mù yán, zhōng yǒu chūn yì róng.
寂寂枯木巖,中有春意融。
zhàng jù yàn shān shuǐ, xí qì yī xǐ kōng.
杖屨厭山水,習氣一洗空。
wéi sú fēi yá yì, rù sú fēi léi tóng.
違俗非崖異,入俗非雷同。
nǎi zhī háng shì chán, wǎn rú zuò gū fēng.
乃知行市廛,宛如坐孤峰。
“棕拂生清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