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噪晚禾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鵲噪晚禾地”全詩
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
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
驛樓宮樹近,疲馬再三嘶。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文譯文:
早晨,我送客人來到潛水驛。這里的候吏站在沙灘上,田家的房屋連著竹林和小溪。楓樹林中傳來了社日的鼓聲,茅屋上的雞在午時報晌。一只鵲在晚上嘈雜的禾地上叫著,蝴蝶在秋草地上飛舞。驛樓旁邊是宮殿的樹木,疲憊的馬兒不停地嘶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秋日送客至潛水驛的場景。作者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農村的田園生活,展示了秋天的寧靜和美麗。
詩中出現了一系列秋天的景象,比如竹林、秋草畦、楓樹林等,給人一種寧靜愉悅的感覺。同時,作者還描寫了田家的生活,比如午時雞鳴,這些細節增加了詩的真實感和生活氣息。
詩的最后兩句描述了驛樓旁邊的宮殿樹木和疲憊的馬兒,給人一種久旱逢甘霖的感覺。整首詩以自然景色來烘托人物和情感,展示了作者對秋天的贊美和對客人的送別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色和田園生活的描寫,表達了秋天的美麗和對客人的感激之情,給人一種寧靜和喜悅的感覺。
“鵲噪晚禾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iū rì sòng kè zhì qián shuǐ yì
秋日送客至潛水驛
hòu lì lì shā jì, tián jiā lián zhú xī.
候吏立沙際,田家連竹溪。
fēng lín shè rì gǔ, máo wū wǔ shí jī.
楓林社日鼓,茅屋午時雞。
què zào wǎn hé dì, dié fēi qiū cǎo qí.
鵲噪晚禾地,蝶飛秋草畦。
yì lóu gōng shù jìn, pí mǎ zài sān sī.
驛樓宮樹近,疲馬再三嘶。
“鵲噪晚禾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