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郎懷古一登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沈郎懷古一登樓”全詩
下臨平楚容回顧,北望神州定欲愁。
叫日征鴻云路冷,嘶風戰馬塞垣秋。
人間俯仰更興廢,江漢滔滔萬古流。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和沈粹卿登南樓韻》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沈粹卿登南樓韻》
鼓角聲悲城上頭,
沈郎懷古一登樓。
下臨平楚容回顧,
北望神州定欲愁。
叫日征鴻云路冷,
嘶風戰馬塞垣秋。
人間俯仰更興廢,
江漢滔滔萬古流。
中文譯文:
悲哀的鼓聲從城頭傳來,
沈郎懷念古時光登上樓。
俯瞰平靜的楚地,回望過去,
向北眺望神州,心生憂愁。
太陽的光芒疏離,雁群征程寒冷,
狂風呼嘯,馬在塞垣上戰栗,秋意濃烈。
人世間興衰更迭不已,
江漢江水奔騰,永恒流淌。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宋代王炎創作的作品,題為《和沈粹卿登南樓韻》。詩中以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的方式,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興衰和歷史滄桑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詩人通過鼓角聲悲鳴,將讀者帶入了一個悲壯的氛圍。城頭的鼓角聲是守城將士的戰斗號角,它們響徹在空曠的平原上,使人心生悲傷。接著,沈郎(指沈粹卿)登上南樓,懷古念舊,表達了對過去歲月的懷念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下一節詩句中,作者描繪了他站在樓上俯瞰平靜的楚地,回望過去。他向北眺望神州(指中國大陸),內心充滿了憂愁之情。這里的神州意指整個祖國,詩人內心的憂愁可能源于時代的動蕩和戰亂,以及對國家安危的擔憂。
接下來,詩中描述了太陽的光芒疏離,雁群在寒冷的天空中飛行。這些景象表明歲月已經進入寒冷的秋季,而戰馬在塞垣上嘶鳴,風聲呼嘯,顯示出戰亂的氛圍。這些意象進一步增強了詩中的憂愁情緒。
最后兩句詩中,作者表達了對人世興廢更迭、歷史長河流轉的思考。江漢指的是長江和漢水,它們象征著中國的歷史長河。詩人通過描述江漢滔滔,萬古流淌,抒發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人世間興衰無常的思考。
這首詩以悲壯的氛圍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興衰和歷史滄桑的感慨。詩人通過描繪景物和抒發情感,展現了他對國家命運和人世間變遷的思考,以及對歷史的敬畏和對未來的憂愁。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沉的情感抒發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歷史的思考,給人以沉思和共鳴的空間。整首詩以景物描寫和情感抒發相結合的手法,通過具象的意象和抽象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歷史命運的深刻感受,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人世間的起伏,引發對人生和社會的思考。
“沈郎懷古一登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shěn cuì qīng dēng nán lóu yùn
和沈粹卿登南樓韻
gǔ jiǎo shēng bēi chéng shàng tou, shěn láng huái gǔ yī dēng lóu.
鼓角聲悲城上頭,沈郎懷古一登樓。
xià lín píng chǔ róng huí gù, běi wàng shén zhōu dìng yù chóu.
下臨平楚容回顧,北望神州定欲愁。
jiào rì zhēng hóng yún lù lěng, sī fēng zhàn mǎ sāi yuán qiū.
叫日征鴻云路冷,嘶風戰馬塞垣秋。
rén jiān fǔ yǎng gèng xīng fèi, jiāng hàn tāo tāo wàn gǔ liú.
人間俯仰更興廢,江漢滔滔萬古流。
“沈郎懷古一登樓”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