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雷動地音元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震雷動地音元寂”全詩
天下老師應鎖口,此公不肯止兒啼。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題古塔主語錄》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古塔主語錄》是宋代詩人王炎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震雷動地音元寂,
白月當空指即迷。
天下老師應鎖口,
此公不肯止兒啼。
詩意:
這首詩以一種寓言的方式探討了言論自由和思想解放的主題。作者通過描繪震雷和月亮的對比,表達了對當時社會中言辭受限、思想受壓抑的不滿和呼吁。作者認為真正的老師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不被外界的束縛所迷惑,勇敢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使用象征意象和隱喻手法,將作者對自由思想表達的渴望和對社會現狀的批評融入其中。首句"震雷動地音元寂"中,震雷代表著激情和力量,地音元寂則暗示著社會的沉默和壓抑。這種對比突出了作者對于真實聲音和真實思想的渴望。
接著,"白月當空指即迷"一句通過把月亮與社會的權威和規范相對比,表達了作者對于社會壓力和束縛的不滿。白月的明亮和高懸,使人們望而生迷,而這種迷失則暗指對于真理的迷茫和對個體思想的扭曲。
最后兩句"天下老師應鎖口,此公不肯止兒啼"則強調了作者對真正的老師的期望。在當時,老師被期望為社會的權威和道德典范,但作者認為真正的老師應該堅守自己的信念,勇于發聲,不被社會的規范所束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寓意深遠地表達了作者對自由思想和真實表達的渴望,對社會壓力和限制的批評,以及對真正的老師角色的重新思考。通過隱喻和象征的手法,詩詞傳達了一種強烈的情感和思想,引發讀者對于自由、思想解放和個體權利的思考。
“震雷動地音元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gǔ tǎ zhǔ yǔ lù
題古塔主語錄
zhèn léi dòng dì yīn yuán jì, bái yuè dāng kōng zhǐ jí mí.
震雷動地音元寂,白月當空指即迷。
tiān xià lǎo shī yīng suǒ kǒu, cǐ gōng bù kěn zhǐ ér tí.
天下老師應鎖口,此公不肯止兒啼。
“震雷動地音元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