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洙泗之學心為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洙泗之學心為宗”全詩
皎如日月猶有蝕,豈可講習無深功。
仲祥家自有師友,個中嘗指入門否。
磨大約浸灌更覃,道不外求皆我有。
靈臺四辟如八窗,面面高明悉通透。
此道周流無定名,此心微妙無定形。
知隨物誘心失位,思而不達空營營。
為君再下一轉語,敬以攝心思乃精。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題徐秘校達軒》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徐秘校達軒》是宋代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學問修養和心性修煉的思考和體悟。
詩詞表達了作者對學問修養的追求和心性修煉的重要性的思考。作者借洙泗之學(指理學派的學問)作為內心的宗旨,認為心性修養和理論知識應該相輔相成,相互融合。然而,即使如同明亮的日月依然有蝕,學問修養也不可被輕視,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講習上,而應該深入鉆研,取得深厚的功夫。
詩中提到了仲祥家自有師友,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的家族和朋友圈中有一些引導他的人。作者詢問這些人是否已經幫助他入門,進一步說明了他對心性修養和學問修養的重視。
接下來的幾句詩中,作者以灌溉農作物的方式來形容學問修養的過程。作者認為,只有經過不斷的磨礪,像水浸潤莊稼一樣,才能使學問修養得到深化。他認為,道理并不局限于一種特定的學派或名目,而是普遍存在于各種學問中,只要我們虛心地去探求,就能夠獲得。
最后,詩詞中提到了靈臺四辟如八窗,面面高明悉通透。這里的靈臺指的是人的心靈,四辟和八窗則是對心靈的不同層面的形容。作者認為,心靈是通透明亮的,可以洞察事物的真相和本質。他認為修煉心性的道路沒有固定的名分,心性的微妙也沒有固定的形態。只有當我們的認識能夠追隨事物的引導,思考能夠達到深入的境地時,我們才能夠真正領會到精髓所在。
最后一句詩中,作者再次強調了對心性修養的重視,提到"攝心思乃精",意味著只有當我們能夠集中心思,修煉內心,才能夠達到精深的境界。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洙泗之學為背景,通過對學問修養和心性修煉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知識追求和內心修煉的重要性的認識。他認為學問修養需要深入鉆研,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而心性修養則需要集中心思,虛心探求,才能夠達到通透明亮的境地。這首詩詞通過形象的比喻和抽象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于學問修養和心性修煉的深刻體悟,具有一定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洙泗之學心為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xú mì xiào dá xuān
題徐秘校達軒
zhū sì zhī xué xīn wèi zōng, yǐ xīn huì lǐ jù yuán róng.
洙泗之學心為宗,以心會理俱圓融。
jiǎo rú rì yuè yóu yǒu shí, qǐ kě jiǎng xí wú shēn gōng.
皎如日月猶有蝕,豈可講習無深功。
zhòng xiáng jiā zì yǒu shī yǒu, gè zhōng cháng zhǐ rù mén fǒu.
仲祥家自有師友,個中嘗指入門否。
mó dà yuē jìn guàn gèng tán, dào bù wài qiú jiē wǒ yǒu.
磨大約浸灌更覃,道不外求皆我有。
líng tái sì pì rú bā chuāng, miàn miàn gāo míng xī tōng tòu.
靈臺四辟如八窗,面面高明悉通透。
cǐ dào zhōu liú wú dìng míng, cǐ xīn wēi miào wú dìng xíng.
此道周流無定名,此心微妙無定形。
zhī suí wù yòu xīn shī wèi, sī ér bù dá kōng yíng yíng.
知隨物誘心失位,思而不達空營營。
wèi jūn zài xià yī zhuǎn yǔ, jìng yǐ shè xīn sī nǎi jīng.
為君再下一轉語,敬以攝心思乃精。
“洙泗之學心為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