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柱石臣”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三朝柱石臣”全詩
旁觀多側目,獨立屢攖鱗。
八葉鈞衡后,三朝柱石臣。
晚方陪國論,終不盡經綸。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蕭參政挽詩二首》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蕭參政挽詩二首》是宋代王炎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身才學的追求和對時事的關注,以及他在政治上的堅持和孤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第一首:
正學無阿世,
危言不顧身。
旁觀多側目,
獨立屢攖鱗。
第二首:
八葉鈞衡后,
三朝柱石臣。
晚方陪國論,
終不盡經綸。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作者不迎合世俗的價值觀和觀點,堅持自己的學術追求,無論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同。他勇于說出危險的言論,不顧個人安危。然而,他的行為卻引來了許多旁觀者的嘲笑和指責,但作者仍然保持了自己的獨立立場,并不斷努力追求卓越。
詩中提到的"八葉鈞衡"是指官員選拔中的重要標準,而"三朝柱石臣"則指在政治舞臺上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人物。作者自謙地表示自己只是陪伴在晚輩們的國家討論中,雖然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了解和見解不盡人意,但他仍然堅守自己的原則和信念。
這首詩詞通過表達作者個人的思想境界和政治立場,展示了他在社會中的獨特性和堅定不移的追求。它呈現了一個在塵世紛擾中保持清醒和獨立思考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真理和道義的追求,對個人價值的堅守。這首詩詞具有韻味深長、意境獨特的藝術風格,表達了作者對個人追求和自由精神的贊頌。
“三朝柱石臣”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āo cān zhèng wǎn shī èr shǒu
蕭參政挽詩二首
zhèng xué wú ā shì, wēi yán bù gù shēn.
正學無阿世,危言不顧身。
páng guān duō cè mù, dú lì lǚ yīng lín.
旁觀多側目,獨立屢攖鱗。
bā yè jūn héng hòu, sān cháo zhù shí chén.
八葉鈞衡后,三朝柱石臣。
wǎn fāng péi guó lùn, zhōng bù jìn jīng lún.
晚方陪國論,終不盡經綸。
“三朝柱石臣”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