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疑有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暗香疑有無”全詩
暗香疑有無,似亦畏攀折。
分類:
作者簡介(王炎)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號雙溪,婺源(今屬江西)人。一生著述甚富,有《讀易筆記》、《尚書小傳》、《禮記解》、《論 語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義》、《象數稽疑》、《禹貢辨》等,《全宋詞》第 三冊錄其詞五十二首。事跡見胡升《王大監傳》(《新安文獻志》卷六九)、 《宋史翼》卷二四,參《南宋館閣續 錄》卷八、九。
《次韻朱晦翁十梅·野梅》王炎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朱晦翁十梅·野梅》是宋代詩人王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迥野殊寂寥,
孤芳太清絕。
暗香疑有無,
似亦畏攀折。
詩意:
這片荒野顯得異常寂寥,
孤立的花朵太過純凈絕世。
微弱的花香若有若無,
似乎也害怕被人摘折。
賞析:
這首詩描寫了一株野生梅花的情景。詩人用幾個簡潔而貼切的詞語,將野梅所處的環境和特點生動地展現出來。
首句“迥野殊寂寥”,通過形容詞“迥”和“殊”,詩人表達了野梅所處環境的獨特和與眾不同。荒野的寂寥使得野梅顯得更加獨特和引人注目。
接著,詩人用“孤芳太清絕”來形容野梅的美麗。野梅作為一朵孤零零的花朵,它的清麗絕艷超越了常人所能及的范圍,具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下兩句“暗香疑有無,似亦畏攀折”表現了野梅微弱的香氣和脆弱的狀態。野梅的香氣不濃烈,仿佛有時存在有時又無跡可尋,給人以神秘感。同時,詩人還賦予了野梅一種畏懼被摘折的情感,使讀者更加珍視野梅的純潔和脆弱。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野梅的美麗、孤獨和脆弱,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暗示,傳達了一種對大自然中脆弱生命的呵護之情,引發讀者的共鳴。
“暗香疑有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zhū huì wēng shí méi yě méi
次韻朱晦翁十梅·野梅
jiǒng yě shū jì liáo, gū fāng tài qīng jué.
迥野殊寂寥,孤芳太清絕。
àn xiāng yí yǒu wú, shì yì wèi pān zhé.
暗香疑有無,似亦畏攀折。
“暗香疑有無”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