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里悠然心自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靜里悠然心自樂”全詩
吹徹殘更,聲咽梅花角。
窗外月明無處著。
暗螢沾露隨風落。
夢里詩成渾忘卻。
起傍屏山,涼透紗幬薄。
靜里悠然心自樂。
分類: 蝶戀花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蝶戀花》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蝶戀花·萬象森森天漠漠》是元代詩人許有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萬象森森天漠漠。
吹徹殘更,聲咽梅花角。
窗外月明無處著。
暗螢沾露隨風落。
夢里詩成渾忘卻。
起傍屏山,涼透紗幬薄。
靜里悠然心自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靜謐寂靜的夜晚景象。作者通過描寫萬象森森、天漠漠的景象,表達了大自然的廣闊和無垠。吹過的清風穿過寂靜的夜色,傳來悠遠的殘更聲,仿佛梅花在角落中低聲傾訴。月光照耀著窗外,但沒有一處可以停留。暗螢在露水中沾濕,隨風飄落。在夢中創作的詩篇,卻在清醒時忘記了。清晨起來,靠著屏山,透過薄薄的紗簾感受涼意。在寧靜中,心自得樂。
賞析:
這首詩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寧靜而寂靜的夜晚場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萬象森森"和"天漠漠"描繪了大自然的遼闊和深遠,使讀者感受到無限的廣袤和寧靜。"吹徹殘更,聲咽梅花角"的描繪使人感覺到深夜的靜謐,而"窗外月明無處著"則傳遞出一種無法找到歸宿的孤寂感。詩中的"暗螢沾露隨風落"表現了微小生命在廣袤夜晚中的渺小和無常。"夢里詩成渾忘卻"則表達了詩人在夢中創作的詩篇,但醒來后卻無法再次回憶起來的遺憾和失落。最后兩句"起傍屏山,涼透紗幬薄。靜里悠然心自樂"展示了作者在寧靜中的安逸和自得,體現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境界。
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對內心感受的表達,營造出一種寧靜而深沉的氛圍,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大自然和人情的融洽,以及作者在寧靜中尋求心靈自在的愿望。詩意深遠,讓人沉浸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內心的平靜。
“靜里悠然心自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liàn huā
蝶戀花
wàn xiàng sēn sēn tiān mò mò.
萬象森森天漠漠。
chuī chè cán gèng, shēng yàn méi huā jiǎo.
吹徹殘更,聲咽梅花角。
chuāng wài yuè míng wú chǔ zhe.
窗外月明無處著。
àn yíng zhān lù suí fēng luò.
暗螢沾露隨風落。
mèng lǐ shī chéng hún wàng què.
夢里詩成渾忘卻。
qǐ bàng píng shān, liáng tòu shā chóu báo.
起傍屏山,涼透紗幬薄。
jìng lǐ yōu rán xīn zì lè.
靜里悠然心自樂。
“靜里悠然心自樂”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三覺 (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