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釣舟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葉釣舟輕”全詩
看初日、照娉婷。
風蓋露珠傾。
又勝似、前時雨聲。
水沉鄉里,錦云深處,雙檜插天青。
一葉釣舟輕。
似野渡、無人自橫。
分類: 太常引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太常引》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太常引·幽人早起赴池亭》是元代許有壬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通過描繪幽人早起赴池亭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贊美和對寧靜、宜人環境的向往。
詩詞描繪了清晨的美景,初日照耀下,明媚而婉約。清風吹動,露珠如玉一般灑落,仿佛是比之前的雨聲更加動聽悅耳。水面沉靜,如同融入鄉里的寧靜,而錦云深處的雙檜高聳入云,給人以壯麗的美感。
詩意上,這首詩表達了幽人早起的寧靜和愉悅,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幽人早起,迎接朝陽的初光,感受清風拂面,賞析清晨的美景,仿佛身臨其境,與自然融為一體。詩中的水、云、檜等意象,寄托了作者內心對寧靜、美好環境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贊美。
這首詩詞展現了元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景色的獨特感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運用,讓人感受到了清晨的寧靜和美好,同時也傳遞出作者對于寧靜、自然環境的向往和追求。這種對自然的贊美和對宜人環境的渴望,既是元代文人的審美情趣的體現,也是對現實生活中繁忙喧囂的追求與抒發。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巧妙的意象運用,使讀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幽人早起的寧靜和美好。
“一葉釣舟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ài cháng yǐn
太常引
yōu rén zǎo qǐ fù chí tíng.
幽人早起赴池亭。
kàn chū rì zhào pīng tíng.
看初日、照娉婷。
fēng gài lù zhū qīng.
風蓋露珠傾。
yòu shèng sì qián shí yǔ shēng.
又勝似、前時雨聲。
shuǐ chén xiāng lǐ, jǐn yún shēn chù, shuāng guì chā tiān qīng.
水沉鄉里,錦云深處,雙檜插天青。
yī yè diào zhōu qīng.
一葉釣舟輕。
shì yě dù wú rén zì héng.
似野渡、無人自橫。
“一葉釣舟輕”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