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嬌不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多嬌不耐”全詩
洛陽種植雄天下,何日移根來此。
青鏡里,任淡抹濃妝,莫挽春衫比。
人間四美。
更天遣舒郎,等閑一賦,千載共心醉。
清平調,漫與東風料理。
繁華能擾天紀。
沉香亭上無人恨,流入錦江春水。
安故里。
又何似吾儕,聊復尊*耳。
清歌且止。
怕檀板無知,多嬌不耐,驚得彩云起。
分類: 摸魚子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摸魚子 次郭子敬祭酒同賞牡丹韻》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摸魚子 次郭子敬祭酒同賞牡丹韻》是元代許有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回憶起過去花王的名品,傳世于姚、魏、黃、紫。
洛陽種植著舉世聞名的牡丹,何時能遷移到這里。
在青色的鏡子里,淡淡的化妝,不必比擬春衫的艷麗。
人間有四種美麗。更天命舒郎,隨意一篇詩作,千年共同陶醉。
《清平調》隨著東風飄蕩。繁華能夠擾亂天地的秩序。
沉香亭上沒有人怨恨,流入錦江的春水之中。
回到故鄉,又何如我們,只是尊酒耳。
美妙的歌聲也該停下來。怕檀板不理解,多嬌容易疲倦,驚動了彩云的飛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與次郭子敬祭酒一同賞牡丹花的情景,并展示了作者對花王、牡丹和洛陽的向往之情。詩中表達了對美的追求和對詩歌的贊美。
首先,詩詞開篇回憶過去花王的名品,傳世于姚、魏、黃、紫,彰顯了牡丹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它所代表的美麗與榮耀。洛陽作為牡丹的種植地,被描繪為一個舉世聞名的地方,作者渴望將牡丹遷移到自己的所在地。
其次,詩中通過青鏡、春衫等意象,表現了對美的追求。青鏡里的淡淡妝容和春衫的艷麗相比,無法媲美春衫的美麗。這里的人間四美指的是四種美麗的存在,暗示著作者對多樣美的欣賞和追求。
接著,詩中出現了舒郎、一賦、千載共心醉等表達,表明了作者對詩歌的熱愛和詩歌的力量。清平調與東風相伴,展示了美好的景象,但也暗示了繁華可能會擾亂天紀的平衡。
最后,詩詞以沉香亭和錦江春水作結,表達了無人怨恨的寧靜與美好。回到故鄉,作者認為與這樣的景象相比,尊酒的歡愉更加珍貴。歌聲的停止與檀板的無知相對應,多嬌容易疲倦,也可能驚動了飛舞的彩云,暗示了對美的保護和珍惜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花卉、美景和詩歌等元素,展現了作者對美的追求和對詩歌的熱愛,同時也表達了對和諧、寧靜的向往和珍惜之情。
“多嬌不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ō yú zǐ cì guō zi jìng jì jiǔ tóng shǎng mǔ dān yùn
摸魚子 次郭子敬祭酒同賞牡丹韻
jì huā wáng jiù shí míng pǐn, gòng chuán yáo wèi huáng zǐ.
記花王舊時名品,共傳姚魏黃紫。
luò yáng zhòng zhí xióng tiān xià, hé rì yí gēn lái cǐ.
洛陽種植雄天下,何日移根來此。
qīng jìng lǐ, rèn dàn mǒ nóng zhuāng, mò wǎn chūn shān bǐ.
青鏡里,任淡抹濃妝,莫挽春衫比。
rén jiān sì měi.
人間四美。
gèng tiān qiǎn shū láng, děng xián yī fù, qiān zǎi gòng xīn zuì.
更天遣舒郎,等閑一賦,千載共心醉。
qīng píng diào, màn yǔ dōng fēng liào lǐ.
清平調,漫與東風料理。
fán huá néng rǎo tiān jì.
繁華能擾天紀。
chén xiāng tíng shàng wú rén hèn, liú rù jǐn jiāng chūn shuǐ.
沉香亭上無人恨,流入錦江春水。
ān gù lǐ.
安故里。
yòu hé sì wú chái, liáo fù zūn ěr.
又何似吾儕,聊復尊*耳。
qīng gē qiě zhǐ.
清歌且止。
pà tán bǎn wú zhī, duō jiāo bù nài, jīng dé cǎi yún qǐ.
怕檀板無知,多嬌不耐,驚得彩云起。
“多嬌不耐”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一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