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聞管參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俄聞管參差”全詩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洛橋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是唐代詩人劉禹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相隔三千里,
聽到蟬兒同此時。
清吟在晨露滴落的葉上,
愁思在嘈雜的夕陽下的樹枝上。
突然琴弦斷裂了,
隨即聽到管簫聲參差。
在洛橋上,碧云晚霞交輝,
向西眺望,期盼佳人的歸期。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劉禹錫對離別情人的思念之情。他和離別的人相隔千里,但在同一個時刻都能聽到蟬鳴。清晨他在露水滴落的葉子上吟唱,夕陽下的樹枝上卻充滿了憂愁的噪音。突然間,他的琴弦斷裂了,但隨即他又聽到了管簫聲繚繞。在洛橋上,晚霞和碧云交相輝映,他向西望著,期待著佳人的歸來。
賞析:
這首詩以對離別情人的思念之情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音樂的比喻,傳達出作者內心的愁思和期盼。作者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蟬鳴、露水、夕陽和樹枝等形象描寫,展示了詩人對離別情人的思念之情。在詩中,琴弦的突然斷裂和管簫聲的參差不齊,象征著作者內心的激蕩和不安。
最后兩句描述了洛橋上的景色,晚霞和碧云的美麗景象,以及作者向西望著,期待佳人歸來的情景。這種期待和盼望,使整首詩充滿了濃郁的離別情思和愛情的渴望。
整體而言,這首詩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以及琴聲和管聲的對比,將作者的思念之情和對佳人的期盼生動地展現出來,給人一種深情而又憂愁的感覺,充分展示了唐代詩人細膩的情感表達能力。
“俄聞管參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líng hú xiàng gōng xīn chán jiàn jì
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
xiāng qù sān qiān lǐ, wén chán tóng cǐ shí.
相去三千里,聞蟬同此時。
qīng yín xiǎo lù yè, chóu zào xī yáng zhī.
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hū ěr xián duàn jué, é wén guǎn cēn cī.
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
luò qiáo bì yún wǎn, xī wàng jiā rén qī.
洛橋碧云晚,西望佳人期。
“俄聞管參差”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平韻) 上平九佳 (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