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江殘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半江殘照”全詩
人間不識山間妙。
山間妙。
嵐光浮動,半江殘照。
移文莫待山英校。
煙霞曾結三生好。
三生好。
白云深鎖,葛洪丹*。
分類: 憶秦娥
作者簡介(許有壬)
許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學家。字可用,彰(zhang)德湯陰(今屬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進士及第,授同知遼州事。后來官中書左司員外郎時,京城外發生饑荒,他從"民,本也"的思想出發,主張放賑(chen 四聲)救濟。河南農民軍起,他建議備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賢大學士,不久改樞密副使,又拜中書左丞。他看到元朝將士貪掠人口玉帛而無斗志,就主張對起義農民實行招降政策。
《憶秦娥 和希孟張中丞韻》許有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憶秦娥 和希孟張中丞韻》是元代詩人許有壬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山人笑。
人間不識山間妙。
山間妙。
嵐光浮動,半江殘照。
移文莫待山英校。
煙霞曾結三生好。
三生好。
白云深鎖,葛洪丹*。
中文譯文:
山中的人兒微笑著。
凡人們并不了解山間的奇妙。
山間的奇妙。
薄霧輕輕飄動,夕陽的余暉猶存。
移動文字不必等到山間的英才校對。
云霧曾經形成三世的美好。
三世的美好。
白云深深地遮掩著,像葛洪所說的丹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山中人的笑容開篇,表達了作者對山間美妙之處的感悟。作者認為人們在紛繁的塵世中無法領悟山間的奇妙之處,只有山中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其中的美妙。山間的奇妙指的是自然山水景色中的美景,如嵐光浮動和半江殘照,這些景色通過詩詞中的形象描繪,給人以美的享受。
接著,詩詞呼喚移動文字不必等到山間的英才校對,意味著山中的人兒已經在山間的美景中獲得了靈感和啟迪,可以自由地表達他們的心境和感受,不必拘泥于文字的規范和修飾。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山間美景的贊美,他說煙霞曾經形成了三世的美好,三生好。這里的三世可能指的是作者在山間領悟到的美好經歷,或者是指山間的美景在歷史的長河中長久存在的美好。白云深鎖葛洪丹*,葛洪是唐代的道士和著名的方士,他所說的丹藥被比喻成被白云深深遮掩的寶藏,暗示著山間的奇妙和美好如同寶藏一般珍貴而深沉。
整首詩詞通過對山間美景的描繪和贊美,以及對山中人的微笑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紛繁塵世的冷眼旁觀和對山間美好的向往,展現了山中的人對自然之美的獨特感悟和領悟。
“半江殘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qín é hé xī mèng zhāng zhōng chéng yùn
憶秦娥 和希孟張中丞韻
shān rén xiào.
山人笑。
rén jiān bù shí shān jiān miào.
人間不識山間妙。
shān jiān miào.
山間妙。
lán guāng fú dòng, bàn jiāng cán zhào.
嵐光浮動,半江殘照。
yí wén mò dài shān yīng xiào.
移文莫待山英校。
yān xiá céng jié sān shēng hǎo.
煙霞曾結三生好。
sān shēng hǎo.
三生好。
bái yún shēn suǒ, gě hóng dān.
白云深鎖,葛洪丹*。
“半江殘照”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